《编译原理》第三章主要讨论的是语法分析,这是编译器设计的关键步骤之一,它将源代码的词法单元序列转化为语法树,以便进一步理解程序的结构和语义。以下是对这一章主要内容的详细解释:
1. **文法与语言识别**:
- 文法G:S→xSx|y识别的语言是xnyxn(n≥0),其中n可以是任意非负整数。这意味着字符串必须以x开头,以x结尾,并且在中间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y。
2. **文法的二义性**:
- 如果一个文法是无二义的,那么对于任意句子α,其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必定相同。这意味着无论从哪个方向解析,结果都是唯一的,避免了语义歧义。
3. **语法分析方法**:
- 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如LL解析)需要消除左递归和提取公共左因子,以确保分析过程的可行性。
- 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如LR解析)会遇到“移进/归约”或“归约/归约”的冲突,需要解决这些冲突才能构建有效的分析表。
4. **优先关系与归约**:
- 在规范归约中,句柄是一个产生式右边的子串,可以被该产生式的左侧符号替换,用于描述可归约串。
- 移进项目A→α·aβ表示当前读入的输入符号是a,需要将a移入栈,并将A→α·作为下一个分析状态。
- LR(1)文法在状态k遇到输入符号a时,如果a属于FOLLOW(A),则采取“A→α·”的归约动作,这有助于避免二义性。
5. **文法的二义性证明**:
- 通过给出特定句子的不同语法树,可以证明一个文法是二义的。例如,文法S→aSb|Sb|b和S→SaS|ε都可以生成具有不同解析路径的句子,如aabbbb和aa。
6. **语言的文法表示**:
- 要构造文法来表示特定的语言,例如L={aibj|j>i≥0},可以通过S→aSb|Sb|b来实现,确保b的数量总是大于等于a。
- 对于只包含奇数个a和b的字符串集合,可以使用正规文法来描述,但具体构造需要利用正则表达式的规则。
- 构建无二义文法,要求对于任何句子,其解析路径是唯一确定的,例如由相同个数a和b组成的句子的文法,需要避免产生可能导致二义性的产生式组合。
本章的课后练习题涉及了文法的性质、分析方法的选择、消除二义性以及如何构造文法来描述特定语言等核心概念,这些都是编译原理中语法分析部分的基础。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深入学习编译器设计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