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详解】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其特点是软硬件可裁剪,能够满足特定应用在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和功耗等方面的严格要求。这种系统支持多种处理器和处理器体系结构,具有多样性,且面向特定应用,对成本控制和实时性有较高需求。嵌入式系统通常采用轻量级、可裁剪、实时性强且可靠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并需要专门的开发工具和方法。
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相比,嵌入式系统更加注重形态的不可见性,软件和硬件紧密集成,开发过程采用交叉方式,即在通用计算机上进行开发,而运行在嵌入式平台上。此外,它们通常不支持应用程序的二次编程。
嵌入式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嵌入式处理器的选择、微内核结构的设计、任务调度机制、实时性(硬实时和软实时)、内存管理和内核加载方式等。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iPad4(使用Apple A6X处理器,iOS操作系统)、三星Galaxy S5(搭载高通骁龙801处理器,运行Android OS)和数码相机(常见使用ARM9或DSP5000处理器,搭配ucLinux操作系统)等设备中都能找到。
开发嵌入式系统时,常用的语言包括:
- C语言:用于开发操作系统和硬件相关程序。
- C++:适用于开发大型应用程序。
- 汇编语言:用于底层硬件接口和算法基础模块。
- C#:在大型应用程序开发中使用。
- VHDL:用于CPLD/FPGA芯片的逻辑设计。
- Java:常用于JSP开发和大型应用程序。
嵌入式系统与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各有优缺点:
- 嵌入式系统设计灵活,可编程性强,但成本可能较高。
- ASIC设计定制化程度高,性能优化,但设计和修改成本昂贵,且不易更新。
嵌入式系统设计通常采用系统级开发方法,涉及工作包括系统总体框架设计、软硬件划分、处理器选择、操作系统选定和开发环境选定。硬件调试采用直接测试法、监控器、仿真器和在线仿真器等技术手段,软件调试则有模拟器方式和非交叉调试等。
构件式开发方法是将系统模块化和构件化,提高了开发效率、可靠性,便于软件移植,支持并行开发,节约资源,提高软件复用性。例如,通过选用现成的硬件和软件构件,可以快速构建符合需求的嵌入式系统。
需求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基础,它帮助确定系统的功能、性能、约束和用户界面等要求,避免后期返工。在进行需求分析时,应考虑的问题包括:用户需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性和可用性要求、系统限制、预期的用户群体和使用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