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校园导游图完全代码
根据给定的文件信息,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关键知识点: ### 1. 文件概述 该文件是一段使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代码,旨在实现一个校园导游图的数据结构与算法。通过这个程序,用户能够构建出一个表示校园内各个地点及其相互间路径关系的图形数据结构,并可以通过一定的算法来查询两个地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 2. 关键定义与结构体 #### 2.1 宏定义 - `#define Infinity 1000`: 定义了一个常量`Infinity`用于表示无限大,在本例中可能用于表示没有直接路径连接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 `#define MaxVertexNum 35`: 定义了图中顶点的最大数量为35个。 - `#define MAX 40`: 未在后续代码中看到具体使用场景,可能是预留定义。 #### 2.2 结构体定义 - **`arcell`**: 表示边的信息,其中包含了一个整型成员`adj`,用于存储边的权重值。 - **`vexsinfo`**: 表示顶点的信息,包含: - `int position`: 顶点的位置编号; - `char name[32]`: 顶点的名字; - `char introduction[256]`: 对顶点的简介。 - **`mgraph`**: 表示整个图的数据结构,包含了: - `vexsinfo vexs[MaxVertexNum]`: 顶点数组; - `adjmatrix arcs`: 边的矩阵表示,即邻接矩阵; - `int vexnum, arcnum`: 分别表示顶点数和边数。 ### 3. 全局变量 - `int visited[35]`: 用于标记顶点是否被访问过,通常用于图遍历算法(如深度优先搜索或广度优先搜索)。 - `int d[35]`: 存储从起点到其他各点的距离,常用于最短路径算法(如Dijkstra算法)。 - `mgraph campus`: 表示具体的校园导游图。 ### 4. 函数定义 #### 4.1 `initgraph()` 此函数用于初始化一个图结构。在给出的代码片段中,可以看到该函数初始化了一个名为`campus`的`mgraph`类型变量,具体包括: - 设置顶点数量`c.vexnum = 28`; - 设置边的数量`c.arcnum = 39`; - 初始化每个顶点的位置信息; - 为每个顶点填充名称和简介。 ### 5. 具体实现细节 在初始化图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填充顶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边的权重等信息。这部分代码并未在给出的片段中出现,但根据常见的图的实现方式,通常会在邻接矩阵`adjmatrix arcs`中进行填充。例如,对于两个顶点i和j,如果它们之间有直接路径,则在矩阵中的对应位置设置路径长度;如果没有直接路径,则可以设置为之前定义的`Infinity`。 ### 6. 标签解释 - **“导游”**: 表示该程序与校园导览有关。 - **“数据结构”**: 指的是该程序主要关注的是如何组织和存储数据,以便高效地进行各种操作,如查找、插入、删除等。 ### 7. 总结 此段代码提供了一个基础框架,用于实现一个表示校园内部路网结构的数据结构。通过构建图数据结构并初始化相应的节点信息,可以进一步开发出功能丰富的校园导览系统,例如实现路径规划、景点介绍等功能。对于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案例。
#define MaxVertexNum 35
#define MAX 40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con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iostream.h>
typedef struct arcell //边的权值信息
{
int adj; //权值
}arcell,adjmatrix[MaxVertexNum][MaxVertexNum]; //图的邻接矩阵类型
typedef struct vexsinfo //顶点信息
{
int position; //景点的编号
char name[32]; //景点的名称
char introduction[256]; //景点的介绍
}vexsinfo;
typedef struct mgraph //图结构信息
{
vexsinfo vexs[MaxVertexNum]; //顶点向量(数组)
adjmatrix arcs; //邻接矩阵
int vexnum,arcnum; //分别指定顶点数和边数
}mgraph;
//全局变量
int visited[35]; //用于标志是否已经访问过
int d[35]; //用于存放权值或存储路径顶点编号
mgraph campus; //图变量(大学校园)
// (1) 对图初始化
mgraph initgraph()
{
int i=0,j=0;
mgraph c;
c.vexnum =28; //顶点个数
c.arcnum =39; //边的个数
for(i=0;i<c.vexnum ;i++) //依次设置顶点编号
c.vexs[i].position =i;
//依次输入顶点信息
strcpy(c.vexs[0].name ,"小西南门");
strcpy(c.vexs[0].introduction ,"离公交站近");
strcpy(c.vexs[1].name ,"学校南正门");
strcpy(c.vexs[1].introduction ,"学校大门、学校班车进出口");
strcpy(c.vexs[2].name ,"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strcpy(c.vexs[2].introduction ,"语言文化职业学院办公楼,楼高6层");
strcpy(c.vexs[3].name ,"艺术学院");
strcpy(c.vexs[3].introduction ,"音乐系、美术系,楼高4层");
strcpy(c.vexs[4].name ,"行政楼");
strcpy(c.vexs[4].introduction ,"行政办公大楼,楼高5层");
strcpy(c.vexs[5].name,"文学院");
strcpy(c.vexs[5].introduction ,"文学院,楼高6层");
剩余13页未读,继续阅读
- 9086060362014-01-13很好的文档,内容很详细,在我的实验中帮助很大
- 粉丝: 0
- 资源: 1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