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护理查房】是医学领域中针对发热病人的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的总结。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表现,可能是由于致热源的作用或体温调节中枢的问题导致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通常,体温超过37.5℃(以口腔温度为准)被视为发热。发热的程度可以分为低热(37.5℃~38℃)、中等热(38.1℃~39℃)、高热(39.1℃~41℃)和过高热(>41℃),不同类型的发热可能与不同的疾病相关。
在护理发热病人时,首先要了解病人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例如,案例中的患者肖远东,男性,64岁,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史。他因发热畏寒入院,表现为发热、畏寒,但无其他明显症状。体格检查显示他体温高达39℃,血压160/90mmHg,初步诊断为“发热待查”。
入院后,护士会进行一系列的护理诊断,包括体温过高(与呼吸道感染相关)、低效型呼吸形态(与肺部感染相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可能与厌食和高热有关)、活动无耐力(与卧床休息、能量消耗和呼吸功能改变有关),以及潜在的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
1.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神志状态。
2. 监测并记录体温,采取物理或药物降温方法。
3. 遵医嘱给予适当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4.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确保病人舒适。
5. 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必要时采取保护性措施。
治疗过程中,通常会进行I级护理,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并有一人陪护。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炎和退热药物,如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和生脉注射液。随着治疗,病人的症状会有所改善,如案例中肖远东在2016年9月9日出院。
护理查房时,医护人员还会关注发热的类型,如稽留热(体温稳定在高水平)、间歇热(体温起伏不定)、弛张热(体温波动较大)和不规则热(体温变化无规律)。这些不同类型可以帮助医生和护士更好地理解病因和病情发展。
发热病人护理查房涵盖了病史收集、体格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治疗效果评估等多个方面,旨在为病人提供全面、科学的护理,以促进康复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系统的护理,可以有效管理病人的体温,改善生活质量,并帮助确定病因以便进行更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