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解析】
1. 语言得体:在各种语境中,语言的得体性指的是根据不同的交际环境、目的和对象,选择适当的言辞、语气和表达方式,以确保信息传达准确、恰当,同时体现尊重和礼貌。在考试中,这通常通过选择题、改错题和主观表述题的形式来测试。
2. 语境分析:语境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包括文章的上下文、文体、句式、语言搭配等;外部语境涉及交际时的情境条件,如目的、场合、表达方式、说话人与听话人的身份、关系等。在选择得体的语言表达时,需考虑这些因素。
3. 礼貌表达:礼貌原则是语言交际中的重要准则,要求在交流中避免冒犯他人,展示尊重和理解。例如,使用敬称、客套话、避免直接的命令或质疑等。
4. 用词选择:在特定场合中,词汇的选择应符合语言习惯和礼节。例如,写信结尾用“夏安”表示夏季平安,病愈后用“痊安”表达祝愿,长辈对晚辈用“老朽”谦称自己,而“钧裁”更适合上级或尊长对下级的决策。
5. 语境适应性:在不同情境中,语言表达需符合场景特点。比如,在正式场合,应使用正式、准确的措辞,而在非正式场合则可以更口语化。例子中,D选项的“谨代表”、“热烈的祝贺”在正式场合使用恰当。
6. 文体应用:不同文体有其特定的表达规范。如,报告、信函、公告等都有各自的格式和语言要求。例如,A选项的“蒙您及时送回”、“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显得礼貌而得体,D选项的“敬请斧正”用于请求别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体现了谦虚。
7. 谦辞与敬辞:在汉语中,谦辞和敬辞的使用能展现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礼貌。如A选项的“拙著”、“才疏学浅”、“敬请斧正”都是谦辞,显示了谦逊的态度。
8. 语境相符:在日常对话中,用词需与情境相匹配。例如,C选项的“科学种田”在农村环境中使用恰当,而A选项的“母亲”在口语中较正式,可能不太适合儿童玩耍的场景。
9. 传统礼仪:在传统礼仪中,如B、D选项,恰当使用“贵校”、“双亲大人”等词语能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而C选项的“足下”是敬称,用于对对方的尊称,不适合在告别时自用。
10. 交际策略:在交际中,语言的选用应考虑对方的感受。例如,D选项的“雅正”用于请别人指正,更适合书面语,而非口语交流,因此在老汉的着急询问中显得不合适。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语言得体的各个方面,包括语境理解、礼貌表达、用词选择、文体应用、谦辞与敬辞的使用,以及语境相符和交际策略。在实际运用中,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