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知识详解】
儿童预防接种是保护婴幼儿免受多种传染病侵袭的重要手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施预防接种证制度。家长应了解并积极参与孩子的预防接种工作,确保其健康。
1. 儿童接种的重要性
婴儿出生后,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威胁,如麻疹、流脑、结核、百日咳等。接种疫苗可以刺激儿童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免疫力,有效防止这些疾病的发生。因此,所有儿童都必须进行预防接种,这是保障他们健康成长的基础。
2. 家长配合接种工作
家长应尽快为新生儿或新迁入的儿童在当地卫生院登记并领取预防接种证和票据。按照免疫程序,定期带孩子接种疫苗,并保持接种证的完整,以便于儿童入托、入学时的查验。
3. 免疫力产生的时间
接种疫苗后,人体产生免疫力需要一定时间,通常初次接种后1-4周可产生免疫力,但强度较弱,持续时间较短。完成全部接种次数后,免疫力会更加强大且持久。
4. 减少预防接种副反应的方法
接种前,家长需告知医生孩子的健康状况和接种史。接种后,让孩子保持休息,保持接种部位清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喝水。轻度的局部反应和短暂发热是正常的一般反应,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5. 疫苗接种后的反应
疫苗接种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副反应,如发热、红肿等,大多数反应轻微且自限性。然而,极少数个体可能出现过敏等异常反应,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6. 不适合接种的情况
当孩子处于饥饿状态、患有慢性病、过敏体质、接种部位皮肤异常、发热、脑部或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缺陷等情况下,不宜接种疫苗。此外,腹泻期间不应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
7. 流动儿童的接种
流动儿童同样享有免疫服务的权利,家长应妥善保存预防接种证,不论迁居何处,都应带证到新居住地卫生院继续接种,并进行记录更新。
8. 新生儿接种流程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应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第一剂,家长需妥善保存接种记录,一个月后按照接种计划继续接种。
预防接种是保障儿童健康的关键环节,家长应全面了解接种知识,积极配合接种工作,确保孩子能够得到全面的免疫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