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是工程领域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主要研究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性能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科学基础。河北工程大学2008-2009年度的金属工艺学考试试题涵盖了一些核心知识点,对于学习者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提升在金属材料加工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1. **灰口铸铁的选用**:普通灰口铸铁虽然在强度和塑性方面相对较弱,但因其成本较低、铸造性能好、抗压强度高且耐磨,因此常用于制造床身类、底座类和箱体类等需要承受大载荷而不需较大塑性和韧性要求的零件。
2. **影响可锻性的因素**:可锻性是指金属材料在锻造过程中承受塑性变形的能力。影响可锻性的因素包括金属的化学成分、温度、变形速度、应变速率、原始晶粒尺寸、是否存在杂质及热处理状态等。例如,增加碳含量会降低金属的可锻性,而适当的加热温度和缓慢的变形速度则有利于提高可锻性。
3. **拉深工艺**:能否一次拉深直径为 φ50 的拉深件取决于材料的力学性能、板料厚度、模具设计等因素。φ250×1.5的板料进行直径φ50的拉深可能需要多次工序,为了保证正常生产,可以采取预成型、减小拉深比、润滑模具表面、适当加热板料等措施。
4. **焊接接头的区域及其性能**:焊接接头通常包括熔合区、热影响区和母材。熔合区是焊缝与母材的过渡部分,其组织和性能取决于焊接工艺;热影响区受焊接热循环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会发生变化;母材是未被熔化的原始金属,其性能相对稳定。
5. **钢材的焊接性比较**:焊接性是指钢材在焊接过程中的适应性,包括焊接裂纹敏感性、变形倾向和接头性能等。题目中给出了三种不同钢号的化学成分,焊接性的好坏需要综合考虑碳、锰、铜、钒、钼等元素的影响。
6. **切削参数计算**:在车削过程中,切削速度Vc、进给量f、切削深度ap、切削厚度ac、切削宽度aw和切削面积Ac是关键参数。根据已知条件,可以通过公式进行计算,例如Vc=nπD/1000,其中D为工件直径。
7. **积屑瘤的形成及其影响**:积屑瘤是在切削过程中,由于切削温度高导致表层金属发生塑性流动,粘结在刀具前面形成的瘤状物。积屑瘤会影响切削精度、表面粗糙度,可能导致刀具磨损加剧,甚至造成工件形状误差。
以上知识点是金属工艺学的基础,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对于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制造和维修金属制品时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复习和讨论这些试题,可以强化对金属材料加工特性的认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