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资产的定义与评估:题目指出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采用了未来经济利益观来定义资产,意味着资产是预期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这表明企业在确认和计量资产时,应关注其能否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2.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核算:在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的盈余公积变化不会直接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是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因此,被投资单位计提盈余公积不会引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少。
3. 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时,不计提折旧或摊销,而是根据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4.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A公司将土地转租给C公司,只有当土地的主要经济利益来自租金收入或资本增值时,才能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题目中的情况需判断A公司是否满足这个条件。
5. 固定资产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代表资产的税务价值高于会计价值,可能产生可抵扣的所得税影响。
6.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可能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确认,以便反映未来税款的支付或退回。
7.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合并方取得被合并方控制权的日期为合并日,合并日的会计处理涉及多项复杂计算和判断。
8. 重要性原则:性质或功能类似但具有重要性的项目,应当单独列报,以提供更清晰的财务信息。
9. 金融负债的分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不包括持有至到期金融负债,这类负债应按摊余成本计量。
10. 代理出口证明的申报规定:代理出口证明的申报所属期必须与开具证明的日期一致,这是合规操作的要求。
单选题知识点:
1.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及时性:会计人员应在交易发生时及时入账,7月份才入账的5月份材料违反了及时性要求。
2. 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报告主要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信息,强调为投资者服务的首要地位。
3. 资产负债观的体现:资产负债观强调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而不是只关注收益。
4. 长期股权投资的损失确认: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的净亏损,应按照持股比例确认,直至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为零,之后的亏损不再确认。
5. 投资损失的处理:在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至零后,若有其他实质性的长期权益,亏损应冲减长期应收款。
6.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投资性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房产和用于出租的房产,即使尚未签订租赁合同。
7. 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包括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所以是107万元。
8. 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采用直线法,首年折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即(450-30)/15=29万元。
9.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确定其计税基础,为计算递延所得税的基础。
10. 存货的计税基础:存货的计税基础是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即600万元。
11.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以抵扣未来应纳税所得额。
12.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不包括的是如果属于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时的期末编制个别会计报表,因为这种情况下合并方会合并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会计准则中的重要概念,如资产的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企业合并的会计规则以及递延所得税的计算等。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注册税务师来说至关重要,它们涉及到日常的财务管理和税务筹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