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是针对食品加工行业中设备清洗与消毒的重要规范,旨在确保设备卫生达到工艺要求,防止食品安全风险。这份精编版的指导书主要涵盖了CIP(Clean-In-Place)、COP(Clean-Out-of-Place)以及SIP(Sanitize-In-Place)三种不同的清洁方式。
CIP,即就地清洗,是一种无需拆卸设备的原位清洗方法,通过封闭系统内的特定温度和浓度的清洗液进行强力清洗和杀菌。这在碳酸饮料线等连续生产流程中尤为常见,以确保生产线的高效清洁。
COP,即外部清洗,通常涉及设备的拆卸,通过手工或机械手段进行清洗,如泡沫清洗。这种方式更适合对设备内部难以触及或者需要深度清洁的部位。
SIP,即原位杀菌,常用于UHT(超高温瞬时杀菌)系统,通过设备自身进行消毒,保证设备内部无菌状态。
作业指导书中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如生产部负责CIP、COP、SIP的操作,质量部负责监控和检查清洗消毒效果,工程部则需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在清洗消毒流程上,有三步CIP、五步CIP、中间法CIP、COP清洗以及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消毒等多种步骤。每个步骤都有详细的时间、温度、浓度和pH值要求,以确保清洗效果。例如,三步CIP包括10分钟的冷水冲洗、20分钟的热碱清洗以及再次的冷水冲洗,直至pH值低于8.5。
对于清洗剂,使用食品级烧碱和硝酸作为碱性和酸性清洗剂,并要求消毒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CIP工艺中,使用工艺水,碱液和酸液的浓度需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每次CIP完成后,还需对水质、设备表面和过滤器等进行检查,确保清洁度。
清洗频率依据设备的状态和停产时间来设定,例如,糖浆储缸在停产4小时至24小时之间可能只需热水消毒,而超过24小时则需进行三段CIP。此外,对于特定产品生产转换,如水蜜桃味产品,可能需要更严格的五段CIP或结合热水消毒以消除潜在气味残留。
该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全面规定了设备清洗消毒的标准操作流程、责任分配、化学物质使用、水质监控及频率控制,是保证食品安全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工具。对于食品加工业来说,严格遵循这些指导原则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