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学及其理论体系】
广告学是一门研究广告设计、制作、发布以及效果评估的学科。自20世纪初以来,广告学理论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不断演化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
广告最初被看作是“有术无学”,约翰·肯尼迪的广告理念即体现了这一点。他的广告代表作——为舒普博士康复剂所做的邮购广告,以一种大胆的承诺和无风险的试用方式吸引消费者,这种直截了当的销售策略是20世纪20年代硬性销售派的典型特征。
20世纪20年代,广告界分为硬性销售派和情感氛围派。硬性销售派以克劳德·霍普金斯为代表,强调广告的直接销售效果,提出“预先占用权”的概念,例如喜力滋啤酒广告中的“我们的瓶子是真用蒸汽清洗!”就是这一理念的体现。而情感氛围派,如希尔道·麦克马纳斯,则更注重通过情感共鸣来影响消费者,比如凯迪拉克的广告《对领导者的惩罚》。
20世纪40、50年代,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理论由罗素·瑞夫斯提出,要求广告必须提供独特的销售主张,让消费者知道购买产品能带来的具体利益,并且这个主张应该是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如乐百氏纯净水的“27层净化”就是对USP理论的应用。
60年代,大卫·奥格威倡导品牌形象论(Brand Image),认为广告应聚焦于塑造品牌形象,为品牌的长期发展服务,如他的经典案例“穿哈撒韦衬衫的男人”。此外,他还提出了品牌个性的重要性,认为品牌形象可以引起认同,而品牌个性可以引发崇拜。
70年代,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的定位理论(Positioning Theory)强调在消费者心中为产品找到独特的位置,使之区别于竞品,如娃哈哈纯净水的“我的眼里只有你”。
80年代的CI(Corporate Identity)理论关注企业整体形象的塑造,旨在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识别度。
90年代,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IMC)理论兴起,强调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介进行一致性的信息传递,增强品牌传播效果。
广告理论的发展不仅反映了广告实践的变化,也揭示了消费者心理和市场动态的演变。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广告学理论还在不断进化,如社交媒体营销、内容营销等新兴理论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广告学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