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债专题:浮动净值型货基启航,市场竞争格局重塑】
浮动净值型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新型的公募基金产品,区别于传统的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货币基金。这类基金的投资标的限定于货币市场工具,每日允许投资者进行份额的申购和赎回,且基于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采用盯市制度核算,因此基金的净值会随市场波动而变化,不再是固定的1元净值。这种设计意味着投资者可能会面临净值和收益的波动。
自2018年1月易方达基金首度申报市值法(即浮动净值型)货基以来,截至报告发布时,此类基金的申报数量已经达到37只。监管层对这一创新产品的推出有逐步推进的计划,曾多次召开研讨会进行讨论,并在2019年4月发布了内部审核指引,设定了试点要求,如仅面向100万元以上机构客户、对基金经理的经验要求、定期存款投资比例上限等,同时强调了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
在此之前,摊余成本法是货币基金普遍采用的估值方法,但2017年的《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对其进行了限制,导致摊余成本法货基的审批趋严。同时,短期理财基金和定开式债基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可以使用摊余成本法,而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则参照货币市场基金的“摊余成本+影子定价”方法进行估值。然而,这些产品在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上各有特点,如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流动性强,但定开式债基收益相对较高。
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的推出,是响应资产管理产品净值化转型的市场趋势,同时也是对国际货币基金产品发展趋势的借鉴。例如,美国在2016年对部分机构型优先型货币基金实施了浮动净值计价,导致资金流动性的调整,但整体规模保持稳定,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对于基金管理者而言,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的管理挑战更大,需要更加注重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的管理。尽管短期内由于收益率波动和投资者习惯,浮动净值型货基的吸引力可能有限,但从长期看,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的发展空间将受限,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有望成为市场的新焦点,重塑市场竞争格局。未来,监管层对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的定位和发展策略将对整个行业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