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文献评述 _会计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范本.doc

preview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32 浏览量 更新于2023-06-11 收藏 68KB DOC 举报
文献评述《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研究》 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国外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发育已非常成熟,侧重于模型的研究,而国内起步晚,对于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实证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研究还不成熟。 一、国外学者对相关课题的研究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最早起源于 19 世纪的英国,到 20 世纪初己作为一种主要的住房金融工具在欧洲和美国等其它国家得到广泛发展。由于国外开办时间长,目前国外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发育已非常成熟,并已成为金融领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外学者对这一领域风险管理的研究也非常深入。 (一)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与 LTV 关系研究 Kau, Keenan, Kim (1991) 等在研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发生的原因时,通过大量实证研究显示:是 LTV (Loan-To-Value, 贷款价值比),而不是个人特征:如房屋所有人的流动资金等来解释违约的发生。早期研究学者 Jung (1962) 利用金融机构原始资料分析得知,贷款价值比(loan-to-value)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与违约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利率越高,违约风险也就越大;贷款价值比越高,违约风险也就越大。 (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特征因素研究 Gau (1978) 利用因子和回归分析法,建立了一套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评价。其研究结论认为借款者过去的信用评级和职业是决定违约与否的重要因素。借款人职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与家庭的持久收入直接相关。wi1son (1995) 应用 1992-1995 年加利福尼亚的数据估计了损失函数。他们发现,驱使违约的主要动因是房价的变化,之后才是贷款特征、LTV、资产类型、贷款规模和县区等因素。 (三)应用期权理论研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梳理和比较,发现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涉及到多个因素,如贷款价值比、个人特征、房价变化、贷款特征等。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这些因素,以更好地预测和控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 本文对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对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身份认证 购VIP最低享 7 折!
30元优惠券
2201_75292798
  • 粉丝: 22
  • 资源: 588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
voice
center-task 前往需求广场,查看用户热搜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