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加减法基础、观察与空间思维、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应用等多个方面,是低龄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石。现在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汇总。
### 第*单元:加与减(一)
#### 1. 口诀表
在数学的加减法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基础的加法和减法口诀表。加法口诀表包含20以内的进位加法,比如9+1=10;9+2=11;8+2=10等。这些口诀帮助学生快速进行基本的加减运算,提高计算效率。
#### 2. 加法与减法的定义
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起来求和的过程。例如:3+13=16,这里3和13是加数,16是和。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以求剩余部分的过程。例如:19-6=13,其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13是差。
#### 3. 退位减法口诀表
退位减法口诀表主要针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例如10-1=9;18-9=9等。这些口诀教会学生掌握简单的减法运算,并通过口诀表快速回忆减法的运算过程。
#### 4. 减法的四种方法
- 拆被减数法:将十几分解成10和几,先做10减9或8的运算,再加上另一部分。
- 拆减数法:将减数分解为几个数的和,再与十几分别相减。
- 逆向思维法:用加法来解减法问题,比如通过加法求出“十几减几等于几”的答案。
- 借位法:当个位上的数不足以减去减数时,需要向十位“借位”然后再减。
#### 5. 数学关系式
在加法和减法的应用中,常用的关系式有: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大数-小数=相差数、原有-借出=剩下。
#### 6. 应用题解题策略
应用题需要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正确的算式列式。如果问题中有“一共、全长、原来”等表示总数的词,应列加法算式;如果问题中有“还剩、剩下、余下、用去、吃了”等表示部分的词,应列减法算式。
### 第*单元:观察物体
#### 1. 观察角度
在观察物体单元,学生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并体会到从不同方向观察所得到的形状可能不同。通过观察实物,学生学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 第*单元:生活中的数
#### 1. 数数方法
生活中的数单元涵盖了多种数数方法,包括一个一个地数(1到20),五个五个地数(5到100),以及十个十个地数(10到100)。这些方法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快速准确地计算数目。
#### 2. 数位与基数
学生了解了数位的概念,认识到计数器上从右向左数第三位是百位,其次是十位和个位。学生还学习了基数和序数的概念,其中基数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如8个苹果;序数表示在序列中的位置,如第1个。
#### 3. 两位数的理解
两位数由“十位”和“个位”组成,比如95由9个十和5个一组成。学生理解十位上的数表示有几组10,个位上的数表示有多少个1。两位数的比较先看位数,如果位数相同,则从高位依次比较。
#### 4. 数的大小比较
学生学习如何比较数的大小。首先比较数位,位数多的数更大;若位数相同,再从最高位依次比较。例如比较两位数时,先比较十位数的大小,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
通过上述三个单元的系统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加减运算技能,而且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未来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对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