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基础。"失信不立"体现了诚信在人生和社会中的不可替代性。
2. 正能量的传播: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可以传递正能量,影响周围的人。
3. 志愿者的定义:志愿者是指在不求物质回报的情况下,自愿承担社会责任,投入时间和精力为社会和个人提供服务的人。
4. 课余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课余生活中,我们的言行举止应当符合小学生的身份和行为准则。
5. 家庭沟通的意义:主动与家人交流可以增进相互的理解和感情,加强家庭成员间的联系。
6. 美好生活的内涵: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包括精神层面的知礼仪、知荣辱。
7. 关心和帮助家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主动关心和帮助家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分担家庭责任。
8. 公民素质的表现:公共生活中展现出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感,直接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国家的精神风貌。
9.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使广大人民在政治地位上有了根本改变,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10. 避免不良影响:对于有不良嗜好的人,我们要有辨别力,不受他们的行为和思想的诱惑。
【选择题知识点】
1.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出自《朱子家训》。
2. "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意味着关爱他人实际上也是关爱自己。
3. "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年。
4. 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是指公益事业。
5. "将心比心"体现了仁爱精神。
6.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而是志愿服务精神。
7.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北部。
8. 学校郊游结束后带走垃圾是环保意识的体现。
9.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10. 广州起义的总指挥是黄兴。
【判断题知识点】
1. 每个人都有参与公共生活和享受公共资源的权利。
2. 新时代的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力量。
3. 黄河和长江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
4. 中山装是辛亥革命后流行的象征。
5. "容止格言"教导小学生注重言行规范。
6. 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
7. 在家中也要尊重他人,不应干扰他人。
8. 尊重他人的自尊心,避免当众指责他人。
9. 家人商讨事情时,即使年纪小也应该参与讨论。
10. 文明礼貌体现在日常行为中。
【连线题知识点】
班长——组织班级开展学习活动
学习委员——组织班级开展文艺活动
卫生委员——分配劳动任务,保持班级、校园整洁
体育委员——组织班级开展体育活动
文艺委员——组织班级开展文艺活动
【简答题知识点】
1. 了解父母的方法:通过日常对话、观察他们的行为习惯、询问他们的童年经历、参与家庭活动等。
2. 小学生保护地球的行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植树造林、宣传环保知识等。
3. 参与的公益活动:义务植树、社区清洁、慈善募捐、志愿者服务、环保宣传活动等。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道德、法治、公民素质、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