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基础概念解析】
1. 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分类:经济模型中,变量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模型内部决定的变量,它们的变动受到模型其他因素的影响。外生变量则来自模型外部,是模型不能完全解释的因素,对内生变量产生影响。参数则是描述模型中变量关系的常数,虽然数值通常被视为不变,但它们可能受到模型之外的因素(即外生变量)的影响,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内生变量。
2. 风险偏好与效用函数:风险态度可以从效用函数的形状来判断。如果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凹的,即效用的期望值PU(w1)+(1-P)U(w2)大于期望效用U[Pw1+(1-P)w2],那么消费者是风险爱好者,因为他愿意接受更高的不确定性以获取可能更大的收益。相反,如果效用函数是凸的,消费者就是风险回避者。
3. 基数效用论与收入再分配: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因此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个体的消费量来衡量效用大小。富人的边际效用低于穷人,所以通过转移支付将收入从富人转移到穷人,可以提高社会总效用,因为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
4. 投资决策与成本概念:企业在做投资决策时,应该考虑机会成本,即选择某一行动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其他选择。然而,沉没成本是已经发生的、无法通过当前决策改变的成本,不应影响未来决策,不应纳入投资决策的考虑。经济成本包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是企业实际付出的全部代价。
5. 农产品价格与需求弹性:农产品通常具有低需求弹性,意味着价格变化对需求影响较小。当丰收导致供应增加,价格会大幅下降,但由于需求弹性低,需求量的增加不足以抵消价格下降的影响,导致总收入下降。
6. 税收与“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时,由于利率上升,可能导致私人投资减少。但税收增加只会减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政府收入,不直接影响政府支出,因此不直接产生“挤出效应”。
7. 现金需求与自动提款机:自动提款机(ATM)的增加实际上降低了居民的现金需求。因为ATM使得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获取现金,减少了为应对紧急情况而持有大量现金的必要性,因此满足了预防动机的现金需求减少,而交易和投机动机的现金需求则不受影响。
这些知识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经济模型的构建、消费者行为、公共政策效果以及金融市场动态等多个方面,对于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在学习和应用这些知识时,需要深入理解每个概念背后的逻辑,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