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核心素养的框架下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初中是塑造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文章强调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对于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并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和利用微课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策略。
【详细内容】: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1. 教学目标的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旨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遵守纪律、具备文化修养的合格公民。核心素养的引入强化了这一目标,旨在通过坚持课程的根本性质,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修养,促进全面发展。
2. 提高教学有效性:良好的教学需确保目标明确、氛围活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促进知识获取和道德素养的形成。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1. 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情境的真实性和学生的参与性有助于增强学习体验,提升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2. 利用微课进行小组合作教学:微课的引入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单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思辨性、两难性和生成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模式则能促进学生的交流互动,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实施策略的要点
- 教学情境应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深入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
- 问题设计应注重启发性,鼓励学生思考、分析,以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微课内容应精炼且有针对性,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同时留出空间供学生自主探索和讨论。
- 小组合作中,教师应扮演引导者角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促进他们自我学习和团队协作的技能。
总结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需与时俱进,立足于核心素养,通过创新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