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等多个领域。以下是根据题目内容解析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1. 训练性质的根本因素:社会生产力。这表明教育的目标和形式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反映。
2. 学前教育历史演变:早期主要是照顾儿童,后来逐渐注重儿童的智力和身心全面发展。这体现了教育目标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变,更加重视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
3. 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4. 借喻修辞方法:C选项"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垂落......地上射起很多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形象地描绘了雨势之大,体现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5. 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学监控能力。具备良好的学科学问只是基础,能够有效地监控和调整教学过程,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6. 条件反射:这是一种经典的心理学概念,指在特定条件下,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的固定联系。例如,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7. 班集体:是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单位,它具有共同的目标、规范和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8. 再认与再现的关系:能再现的必能再认,但可以再认未必能再现。这说明再认是记忆的初级形式,而再现则需要更深层次的记忆提取。
9.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了个体的人格整体。
10. 感觉适应:是指在持续的刺激作用下,感官对刺激的敏感度发生变化的现象,如长时间在暗处会适应黑暗,视觉逐渐增强。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法》的基本内容:涵盖老师的权利、义务、资格、任用、考核、奖励、待遇和教育教学等多个方面。
12. 幼儿园保育与教育的关系:两者并非独立,而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3. 幼儿园数学课的组织形式:多采用操作法,让孩子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数学概念。
14. 训练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便于收集大量数据。
15. 对差生的处理:这种做法体现了训练不公,不利于差生的成长与发展。
16.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训练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17. 第一套智力测验量表:比纳—西蒙量表,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共同制定。
18. 训练讨论首要原则:伦理原则,确保研究的道德性和对被试的尊重。
19. 综合型策略:从问题和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
20. 我国小学教学原则:包括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21. 错误的说法:B选项,初中阶段应开设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22. 格赛尔的发展原则:包括发展方向原则、机能对称原则、自我调整原则和互相交织原则。
23. 信息加工过程的调控因素:认知策略,通过规划、监控和调整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24. 培养道德责任感:需提升道德认知、业务能力和教育事业意识,以及实现义务意识向良心的转化。
25.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除了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还有群众性活动和公益活动。
26. 教育规模和速度决定因素: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7. 个体品德的核心:道德认识,即对道德标准及其执行意义的理解。
28. 卢梭的著作:《爱弥儿》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强调儿童的自然天性和教育的重要性。
29. 案例分析:小杨在数学课上的困难可能需要教师采取个别化教学策略,了解其学习障碍,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对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部分知识点的详细解析,这些知识点对于备考教师招聘考试的考生来说非常重要,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