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涵盖了教育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多个领域。以下是对部分题目及知识点的详细解析:
1. 问题中的"刺激情境"指的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或挑战,是引发思考和行动的外部环境。
2. "依从阶段"是行为改变的初期阶段,个体在此阶段的行为表现出盲目性、被动性,容易受到环境影响,不稳定且易变。
3. 心理健康问题通常分为不同层次,从轻度的心理困扰到严重的心理疾病,呈现递增的严重程度。
4. "再造想象"是指根据文字描述或图示在脑海中重现已有的形象,如读诗时脑中形成的画面。
5. "开端方案"可能是指教育中的某个教学策略或课程设计,旨在启动学生的学习过程。
6. "消退"是行为主义中的概念,指对某种行为停止强化,使其频率降低或消失。
7. "心智技能"涉及认知过程,如记忆、思考、解决问题等,是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
8.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无论物体的表观特征如何变化,我们对它的知觉保持稳定,如《茉莉花》不论用何种乐器演奏,我们都能识别出来。
9. 《义务教育法》规定,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应接受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地区可推迟至七周岁。
10. 英国的学制是典型的双轨学制,分为学术性和职业教育两条路径。
11. 训练的本体功能主要指培养人的功能,即教育的最基本目标是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12.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对于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教学本质上是师生沟通的过程。
13.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家包括意大利的维多里诺和法国的蒙田,他们都倡导人文主义教育。
14. "训练"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质的规定性是指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旨在促进个体发展。
15. 奥苏伯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条件包括:学习材料有意义、学习者有学习倾向、有适当的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
16. 教学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启发性、巩固性、理论联系实际和循序渐进等。
17. "外行看喧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即我们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解释和理解感知的信息。
18. 老师劳动的复杂性体现在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育人的全方位任务。
19. 德育过程由训练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构成,共同影响德育效果。
20. 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涵盖课堂纪律、氛围、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校风,它们都影响教学效果。
21.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表现为普及性、基础性和强制性。
22. 素养教育是一种强调全面发展、注重个性培养的教育价值取向。
23. 教育机智体现为偶发性、及时性和得当性,是教师灵活应对课堂情况的能力。
24. 对优生的偏爱并不自然,也不可取,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
25. 鲁班受丝茅草启发创造锯子,体现了原型启发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26. 中学教育目的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指导教学实践和教育决策。
27. 自近代教育阶段起,自然科学开始成为学校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28.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敏捷性和可操作性,是实施教学的有效手段。
29. "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训练"是教育家洛克的名言,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30. 我国中小学的六三三学制首次规定在1922年公布的壬戌学制中。
31. 智力游戏、体力游戏和音乐游戏属于创造性游戏,旨在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上是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涉及的部分教育理论知识,涵盖了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等多个方面,对于备考教师招聘考试的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