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发散型思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散型思维是指思考者从多个角度出发,向各个相关方面扩展思路,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非局限于一个固定路径。这种思维方式鼓励创新和多样性。
2. **心理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即心理能力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发展,不可逆也不可跳跃。这种特性表明了个体的心理成长有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
3. **学习预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当前的身心发展阶段对于学习的适应性称为学习预备。它强调了个体的先前经验和身心状态对新学习的影响。
4. **关键期**:奥地利生态学家洛伦兹最早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它是指生物生长发育中,某些特性或能力必须在特定时期内得到发展,错过这个时期则发展困难或无法形成。
5. **以自我为中心**: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特点之一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难以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常常将自己的观点视为唯一正确的。
6. **发现自我**:青年期的自我意识发展表现为从关注外在形象逐渐转向关注自我存在,开始对自我有更深入的认识和反思。
7.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青年期(通常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阶段,个体在寻找自我身份和未来的角色定位中挣扎。
8. **德育原则**:对小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遵循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因材施教、疏导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知行统一等原则。
9. **不平衡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指的是不同心理功能在同一发展时期的速度差异,有些功能可能早熟,有些则晚熟。
10. **社会性发展**:心理发展不仅包括认知发展,还包括社会性发展,如人际关系、道德情感等方面的成长。
11. **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个体认知过程的差异主要源于他们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的不同,这些差异影响了个体的学习策略和信息处理方式。
12. **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抽象逻辑思考,理解命题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13. **形式运算阶段**:进入中学后,学生能进行抽象规律的思维,这是皮亚杰理论中的形式运算阶段的体现。
14. **场依存**:对社会科学、儿童教育等职业感兴趣的个体,其认知风格可能偏向场依存,即依赖外部环境线索进行信息加工。
15. **4-5岁**: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通常在4-5岁,这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
16.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能画出路线图,说明他们具备了逻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这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中的具体运算阶段。
17. **青春期**: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的划分,12-18岁是青春期,这一时期个体经历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
18. **少年时期**:“心理上的‘断乳期’”指的是青少年的少年时期,这一阶段个体在寻求独立性,与父母关系出现疏离。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科目的核心概念,包括思维类型、心理发展的特点、关键期理论、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自我意识发展、德育原则以及认知风格等。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教育青少年及儿童的行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