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评课】
2014年的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在桂林举行,标志着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这次大赛不仅局限于阅读教学,而是首次涵盖了小学语文的各个领域,如精读、略读、作文指导、作文讲评、读写结合等,展现了丰富的教学形式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中,老师们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强调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他们重视基础语言技能的训练,将理解和表达的训练置于语境之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语文能力形成的过程。例如,海南杨佳慧老师的古诗教学,通过读、解、悟三个层次,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古诗的情感与表达手法,运用化诗为文的方法,让课堂既扎实又生动。
肖勇胜老师的《情景体验作文》课,利用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说写结合,提升了学生主题表达的能力,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创新性。王桢老师的《跟我走吧》以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唤起对家乡的真实感受,教学手段得当,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王晓辉老师的《第一次抱母亲》课,从课前谈话就开始精心设计,利用预习单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对比教学深化理解,展现了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和深度。许静老师的《丰富的音响世界》则以清晰的教学板块,组织有效的口语交际活动,激发学生对声音世界的感知。
毛静老师的《学写读后感》注重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示范和反馈,帮助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技巧。淡洁老师的《人物描写一组》通过单元组块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人物特征,锻炼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张聪老师的《伯牙绝弦》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教学魅力,古文阅读和信息阅读的结合,使学生在感受知音文化的同时,提升阅读素养。
纪海霞老师的《画家和牧童》遵循低年级教学规律,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生动的教学,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杨勇老师的《小足球赛》以模拟比赛的形式,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享受学习的乐趣。何刚老师的《活见鬼》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增强了语言积累和思维发展。
牛筱琼老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课,通过两次练笔,引导学生学会用幻觉表现人物心理,实现读写迁移。谭姗姗老师的《我》则在选材和表达指导上下功夫,帮助学生清晰地表达自我。于东老师的课程虽未具体提及,但从整体趋势来看,他很可能也采用了类似的策略,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化表达。
这些优秀的教学实例展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趋势,即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关注,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