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程是针对中小学教育领域的一份培训材料,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气温的基本概念、观测方法以及其变化规律。课程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
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程度,通常用摄氏度(℃)作为单位来表示。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的平均值,它反映了24小时内气温的整体水平。月平均气温则是将一个月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相加后除以该月的天数,而年平均气温则是将一年中每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相加后再除以12。这些数据对于气候研究和农业生产都至关重要。
在气象观测中,气温通常是在离地面约1.5米高的标准气象站——百叶箱里测量的。温度计使用摄氏温标,并在特定的时间点,即北京时的8时、14时、20时和2时进行记录,以获取一天中的最高和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它是衡量昼夜温差的重要指标。
气温的变化规律分为日变化和年变化。日变化表现为:一天中气温最高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则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体现了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年变化则涉及季节性变化,北半球大陆上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则是8月最高,2月最低。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间的差值,这反映了地区的季节性温度波动。
课程还提供了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气温变化。这包括画出横坐标轴代表月份,纵坐标轴代表温度,标注出各月气温数据,然后用平滑的线将数据点连接,最后添加图名,完成气温曲线图。通过绘制A地的气温数据,学生可以实际操作,掌握气温年变化的分析方法。
这份课件涵盖了气温的基础知识、观测实践以及变化规律,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加深他们对气温这一关键气象参数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学习到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实际应用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