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在教育环境中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规律。桑代克被认为是西方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首部以此命名的专著。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学校教育中的教与学的规律,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创建、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创建期大致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体差异和学习的基本原理。发展期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开始注重实验研究,并引入行为主义理论。完善期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此时教育心理学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注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等多元视角。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包括描述、解释、预测和改进学习与教学过程。例如,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心理学成果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心理学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发展相对较晚,1924年廖世承编写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第一本相关教科书。
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是教师,他们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来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教育心理学认为,课堂气氛、照明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强调了学科结构的重要性,而人本主义思潮则注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和情感发展。此外,心理测量学、实验教育学、教育社会学、信息论等不同理论都曾对教育心理学产生过影响。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交互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现象,旨在理解学习者的心理机制,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也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与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彼此的研究成果互相印证、互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