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及鉴别诊断学习教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出血热疾病,自2006年起在中国中东部农村地区首次出现。该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白蛉病毒属,其抵抗力较弱,容易被多种消毒剂和物理因素灭活。流行病学数据显示,SFTS在中国多个省份有病例报告,以河南、山东、湖北、安徽和浙江等地最为集中。山东省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以40至79岁的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
SFTS的传播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也可能存在人传人的可能性,尤其是通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血液或污染物品。动物宿主如羊、牛、鸡、犬和猪可能携带病毒,其中羊的感染率最高。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肠胃和肝肾功能异常,严重时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出血症状,甚至导致死亡。潜伏期通常为7至14天,临床分为发热期、多器官损伤期和恢复期,严重程度与年龄、基础疾病和特定临床表现有关。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SFTS可分为普通型(轻型)和危重型。普通型患者通常年龄小于60岁,无基础疾病,症状较轻,预后良好;而危重型患者则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出现神经症状、血小板和白细胞显著减少,以及多器官受损,预后较差。
实验室检查对SFTS的诊断至关重要,包括血常规显示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降低,尿常规可能显示蛋白尿,以及肝肾功能和心肌酶谱的异常。此外,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
鉴别诊断时,需要考虑其他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如登革热、恙虫病、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等。治疗主要是支持性疗法,包括液体管理、电解质平衡、控制出血和对症治疗。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个人防护,避免在蜱虫活跃的地区长时间停留,穿着防护衣物,以及定期检查和处理身上的蜱虫。
SFTS是一种严重公共卫生问题,需要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专家对其进行密切关注,加强监测、预防和早期诊治,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