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 到 Ipv6: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一、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用 Internet 技术的 TCP/IP 协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TCP/IP 协议的研制者设有预料到 Internet 的规模会发展到今天这么大,
从而使得现有的 TCP/IP 协议面临许多困难。1987 年,人们便预计在 1996 年
Internet 将接入 100,000 个网络,这一预测看来是准确的。此外,虽然目前使用
的 32 位 IPv4 地址结构能够支持 40 亿台主机和 670 万个网络,实际的地址分配
效率,即使从理论上说也远远低于以上数值。使用 A、B 和 C 类地址,使这种
低效率的情形变得更为严重。
自八十年代后期,研究人员开始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研究下一代 IP 协
议的设想。1990 年,人们预计,按照当时的地址分配速率到 1994 年 3 月 B 类地
址将会用尽,并提出了最简单的补救方法:分配多个 C 类地址以代替 B 类地址。
但这样做也带来新的问题,即进一步增大了已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的主干网路
由器上的路由表。因此,Internet 网络界面临着困难的选择,或者限制 Internet
的增长率及其最终规模,或者采用新的技术。
1990 年后期,IETF 开始了一项长期的工作,选择接替现行 IPv4 的协议。此后,
人们开展了许多工作,以解决 IPv4 地址的局限性,同时提供额外的功能。1991
年 11 月,IETF 组织了路由选择和地址工作组(ROAD),以指导解决以上问题。
1992 年 9 月,ROAD 工作组提出了关于过渡性的和长期的解决方案建议,包括
采用 CIDR 路由聚集方案以降低路由表增长的速度,以及建议成立专门工作组
以探索采用较大 Internet 地址的不同方案。
1993 年末,IETF 成立了 IPNG 工作部,以研究各种方案,并建议如何开展工作。
该工作部制订了 IPng 技术准则,并根据此准则来评价已经提出的各种方案。在
经过深入讨论之后,SIPP(Simple Internet Protocol Plus)工作组提供了一个经过修
改的方案,IPng 工作部建议 IETF 将这个方案作为 IPng 的基础,称为 IPv6,并
集中精力制定有关的文档。自 1995 年末起,陆续发表了 IPv6 规范等一批技术
文档。
二、IPv4 和 IPv6 的特点比较
20 世纪的互联网协议随着移动互联网、语音/数据的集成以及嵌入式互连设备的
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未来通信模式正在形成。到目前为止,互联网取
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核心通信协议 IPv4 的高度可伸缩性。
IPv4 的设计思想成功地造就了目前的国际互联网,并容纳了过去十年中网络规
模的几何级数增长,其核心价值体现在简单、灵活和开放性等方面。
但是,新应用的不断涌现使互联网呈现出新的特征,传统的互联网协议版本,
即 IPv4,已经难以支持互联网的进一步扩张和新业务的特性,比如实时应用和服
务质量保证。IPv4 的不足体现在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