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人体内环境的组成与相互关系**
- 血浆:存在于血管中,主要由从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组织液回渗和淋巴流入组成。
- 组织液:包围并滋养细胞,部分组织液可渗透到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 淋巴:在淋巴管中流动,最终汇入左右锁骨下静脉,参与免疫反应。
2.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 渗透压:由溶液中溶质微粒数量决定,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如Na+、Cl-)和蛋白质贡献。
- 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值在7.35~7.45之间,依赖于HCO3-、HPO42-等离子维持稳定。
- 温度:人体通常保持在37℃,以保证酶的正常活性。
3. **组织水肿**
- 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间隙中积聚过多的组织液,原因涉及多种,如血管通透性增加、淋巴循环受阻等。
4. **内环境稳态**
- 内环境稳态不仅指各种成分的相对稳定,还包括理化性质(如渗透压、pH和温度)的相对稳定。
- 内环境稳态对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如保证能量供应、酶活性、细胞代谢和废物排泄。
5. **调节机制**
- 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状态进行即时调整,下丘脑是关键调节中心。
- 体液调节:激素、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传递信号,激素调节是主要方式。
- 免疫调节: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清除异物、病原体来维持内环境稳定。
6. **免疫细胞与功能**
-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各有特定的来源和功能,共同参与免疫反应。
- 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快速响应相同抗原刺激。
7.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 体液免疫主要对抗游离于体液中的抗原,由B细胞产生抗体进行清除。
- 细胞免疫针对侵入细胞的病原体,由T细胞直接攻击靶细胞。
8. **二次免疫**
- 二次免疫响应更快、更强烈,因为记忆细胞的存在可以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9. **相关生物学试题分析**
-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内而非内环境。
- 肾炎可能导致血浆蛋白减少,引起组织水肿。
- 红细胞在血浆中,而皮肤烫伤形成的水泡主要由组织液构成。
10. **内环境成分的判断**
- 内环境成分包括血浆中的各种物质,但不包括细胞内的代谢产物。
以上内容详细介绍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各个方面,包括组成、理化性质、调节机制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生命活动的调节至关重要,尤其在高考生物复习中是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