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一文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三峡地区壮丽景色的描绘。这篇文章以其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三峡的独特风貌,是中国古代山水散文的瑰宝。现在,让我们深入分析文章的结构、内容和艺术手法。
1. 文章结构与目的:文章首先描述了三峡的山势,强调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为后续描绘水的流动创造了空间。山的高峻使得水流在山谷中形成激烈的冲刷,为下文描绘夏水迅猛的态势做了铺垫。这种先山后水的布局,旨在突出三峡地貌对水文特征的影响,使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三峡的自然景观。
2. 季节变化与江水特点:文章通过四季的交替展现了江水的不同风貌。夏季,江水暴涨,湍急如洪,体现了三峡水势的雄浑与壮阔;春冬之季,水势平缓,江面清澈,呈现出宁静秀丽的景色;秋季,水位下降,猿声回荡,渲染出一种悲凉而寂寥的氛围。
3. 三峡景色特点:用两个词语概括三峡景色,可以是“雄奇险峻”与“清幽秀丽”。前者体现在山势陡峭、江水汹涌,后者则体现在春冬的宁静之美和秋日的凄清韵味。
4. 先写夏水的目的:作者之所以先写夏水,是因为夏水是三峡最具特色和最具挑战性的时节,此时江水狂澜,行船艰难,突显了三峡的险峻和水力资源的丰富。
5. 后写秋天的原因:秋天的描写旨在展现三峡的另一种气质,即静谧而凄清。通过对猿声的描绘,传达出深秋时节三峡特有的肃杀气氛,进一步丰富了三峡的自然形象。
6. 文章结尾引用歌词的作用:引用歌词“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不仅增添了文学色彩,也强化了三峡秋季的悲凉意境,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三峡的季节变化和人与自然的交融。
7. 古文词汇解释:①“曦”在这里指的是日光,即阳光;②“奔”指的是飞奔的马,此处用来形容水流速度之快。
8. 字义比较:选项B中的“朝”和“暮”都是表示时间早晚的词,意思相同,故选B。
9. 翻译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无法通行。这里的“襄”指漫上,“沿”指顺流而下,“溯”指逆流而上。
总结,《三峡》一文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三峡四季变换的壮美风光,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山水画卷。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作者如何运用文字捕捉自然之美,以及中国古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