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大气的运动规律:大气运动主要受到地球的自转、公转、地表的地形地貌、海陆分布以及太阳辐射的影响。在特定条件下,如题目中提到的“郑州大雪”事件,桥面上的积冰比道路多,这是因为桥面与地面隔离,热量散失更快,导致温度降低,积雪不易融化,这体现了地表性质对温度和积雪的影响。
2. 海陆风现象:海陆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一种地方性风。白天陆地受太阳辐射加热,气温上升快,形成低压区,而海洋升温慢,形成高压区,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晚上相反,陆地冷却快,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台湾海峡西岸8月份海陆风日数较多,主要是因为此时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加大了海陆热力差异。
3. 气候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地形特征、植被状况等都会影响气候特征。例如,台湾海峡西岸北部沿海地区的海陆风日数少于南部,主要原因在于南部纬度较低,受海洋影响更大,海陆风现象更为显著。
4. 污染物扩散条件: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受风向、风速、对流等因素影响。海风通常可以带来湿润、清洁的空气,但当海风增强且对流不旺盛时,如10时前后,可能会抑制沿海城市的大气污染扩散,因为这时风力虽有助于空气流动,但对流不强,不利于污染物上升并扩散至高层。
5. 固态降水率: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如雪、雹)占全年降水总量的比例。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沿海固态降水率低于东部,主要是因为西部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季气温较高,降水更多以液态形式出现,而非固态。
6.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可以改变风向、风速和降水量。例如,S附近区域等固态降水率线向西南弯曲,是因为西部地形为山地,西风受到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固态降水比例增加。
7. 海洋洋流的影响:暖流如北大西洋暖流可以提高沿岸地区的气温,减少固态降水的发生,使得降水更多以液态形式出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地理学科中的大气运动规律不仅涉及到气象学的基础知识,还涵盖了气候学、动力气象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