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体通过蒸发、降水、径流等过程在大气、地表、地下之间的连续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涉及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交换,陆地内循环仅发生在陆地内部,而外流区既包含海陆间循环也包含陆地内循环。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水量并不一定最大,因为不同地区的循环模式和水量不同。
2. 太阳黑子与气候变化:太阳黑子的多少与温带乔木年轮宽度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图中显示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关系可能是正相关或负相关,这表明太阳活动可能影响地球气候,尤其是通过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来影响植物生长。
3. 地表形态的成因:瀑布、戈壁、沙丘、黄土沟壑、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平原、河流峡谷、北欧峡湾风光等都是由不同的外力作用形成的。如瀑布和峡谷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戈壁由风蚀作用形成,沙丘则是风力堆积的结果,三角洲和河流中下游平原是河流沉积作用的结果,黄土沟壑是流水侵蚀黄土层导致。
4. 大气增温机制:低层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而不是直接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这一过程被称为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基础。
5. 气压、高度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海拔升高,气压下降,因为大气压是由大气的重量产生的。近地面气温高时,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区;相反,气温低时,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区。气压差是驱动大气流动的主要原因,但并不是所有气流都由高压流向低压,还需考虑科里奥利效应等因素。
6. 地震学基础知识:地震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前者造成水平晃动,后者引起垂直振动。由于横波在固体介质中传播速度慢于纵波,所以地震发生后会有短暂的时间差,即“黄金12秒”。
7. 地震波的传播: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位于地壳,地壳是地表至地下平均约33公里的岩石层。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是确定“黄金12秒”的依据。
8. 油气资源的探测:地质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在不同岩石层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情况,可以推测地下岩石结构,从而找到可能储存石油和天然气的岩层。
9. 天文观测与气象现象:太阳并非日冕层,而是太阳大气的最内层。晴天可见的太阳光是太阳的核心反应释放的能量。晴天较热是因为云层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夜晚的露、霜是气温下降导致的水汽凝结,通常在晴朗、无云的夜晚形成,因为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散热快。
10. 太阳能资源分布: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大致呈现西部多、东部少的分布特征。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要考虑日照时间、云量等因素,重庆因多雾、多雨,太阳能资源相对较差。
11. 地理现象解析:晴朗的夜晚看到的大部分星星是恒星,日冕层是太阳外部大气的最外层,太阳活动是太阳释放能量的表现。晴天较热是因为云层少,削弱太阳辐射的能力弱。
12. 露、霜的形成:露、霜主要在晴朗且辐射冷却明显的夜晚形成,因为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热量散失快。
13. 太阳辐射分布:图中所示,太阳年辐射总量哈尔滨少于济南,上海大于1200千瓦时/平方米,且总体呈现西部高原地区高于东部平原。
14. 太阳能利用:重庆因多雾、多雨,自然条件不利于太阳能利用,是不太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的城市。
15. 高原与平原的太阳能差异:拉萨比上海太阳能丰富,主要归因于拉萨海拔高,大气透明度好,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而非地势高导致太阳辐射量大。
16. 大气垂直分层:大气层自下至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逸层。a层对应对流层,b层对应平流层,臭氧主要在平流层吸收紫外线,对流层天气变化明显。
17. 太空环境特点:随着高度增加,氧气逐渐减少,气温会先降低后升高,高层大气对流不明显,但天气变化剧烈。300千米处已经进入高层大气,可能出现极光现象,但不会见到彩虹。
18. 地球内部结构:喜羊羊穿越地心会依次穿过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这些内容涵盖了地理学中的多个领域,包括水循环、气候变化、地表形态、大气物理、地震学、地质资源、天文现象、气候与气象、太阳能利用、大气结构以及地球内部构造等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