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1. 语文试题结构与要求: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第Ⅰ卷包含19个小题,每题2分,共38分。
2. 注音与字形辨析:试题涉及汉字的正确读音和书写,例如"舸(gě)舰"、"着(zháo)装"、"蓊郁(wěng yù)"等,要求考生能准确识别汉字的拼音和字形。
3. 词语运用:试题中涉及到词语的辨析,如"变幻"与"变换"、"搜集"与"收集"、"平分秋色"与"旗鼓相当"、"鱼目混珠"与"鱼龙混杂",要求考生理解词语含义及应用场景。
4. 语病辨析:题目中指出了一句话是否存在语病,例如选项B中"愈发日久弥坚"的表述重复。
5. 文言文通假字:检测学生对于古汉语通假字的理解,如"虽有槁暴"中的"有"通"又","生"通"性","知"通"智"。
6. 文言文特殊句式:考查学生对于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掌握,如定语后置句"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与"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相同。
7. 词义理解:对古文词汇"望"的不同意义进行考察,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中的"望"意为"向远处看",与其他选项中的"期待"、"威望"、"正月初一"之意不同。
8. 作家专题展览:展览围绕某位作家,版块标题涉及其生平和作品特点,如"家道中落国势危"、"别求新声于异邦"、"横眉冷对千夫指"、"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万众同仰‘民族魂’",要求考生了解相关作家的背景和作品风格。
9. 人工智能应用:以咖啡机器人和电影预告片制作等为例,说明人工智能正在逐步融入日常生活,如服务业、创作领域等,并举例了人工智能在围棋比赛中的表现。
10. 人工智能发展历史: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概念起源,自20世纪50年代的达特茅斯会议以来,人工智能经历了从科幻到现实的发展过程,影响了多个领域,如自动驾驶、新闻生成等。
11. 人工智能的未来展望:人工智能技术的变革将带来时代红利,预示着未来人工智能将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如无人驾驶、新闻报道、艺术创作等。
以上是根据给定的试卷内容提炼出的相关知识点,涵盖了语文基础、文言文理解和现代汉语运用,以及人工智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这些知识点不仅适用于高一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对理解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