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无论是人说话、乐器演奏还是机器工作,都会因为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例如,扬声器播音时泡沫粒跳动、音叉发声溅起水花、大钟发声球被弹起等现象都表明声音源于振动。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例如空气、水或固体。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而不是3×108m/s,如选项C所示。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因此在太空中,没有空气作为介质,声音无法传递,这也是宇航员在太空不能直接对话的原因。
3. 电磁波与声波的区别:电磁波,如3G手机通信所使用的信号,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速度接近光速,约为3×108m/s。而声波则需要介质才能传播,两者由不同的物理机制产生,声波由物体振动产生,电磁波由变化的电磁场产生。
4. 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响度越大;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则是区分不同声源的重要特征,如“闻其声而知其人”。
5. 防治噪声:控制噪声通常从声源、传播途径和接收者三个方面着手。“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而非传播过程中。
6. 超声波的应用:超声波能传递能量,可用于医疗领域,如粉碎人体内的结石。
7. 声音的感知: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有限,且需要声音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听见,所以并不是所有振动我们都能听到。
8. 声学实验:实验A和B显示了声音与振动的关系,实验C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实验D展示了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联。
9. 声学概念辨析:响度与音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响度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幅相关;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频率相关。
10. 声音的特性:音色是辨别不同乐器声音的关键,音调决定音乐的高低,响度则关乎声音的大小。
11. 声音的传播与减弱: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减弱噪声的方法包括在声源、传播途径和接收者处采取措施。
12. 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必须依赖介质传播,如空气、水或固体。
【填空题】
13. 空白处应填写“音色”,人们根据声音的独特性质——音色来识别歌手。扬声器发声是因扬声器的振膜振动,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
14. 未提供具体题目,但通常这类题目会要求填写与声音相关的物理量,如速度、频率、振幅等。例如,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可能是1500m/s,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到20,000Hz。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声音的基本属性、产生方式、传播条件、以及人类如何感知和利用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