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物体带电的概念**:物体带电是指某些物体通过摩擦或其他方式获得了电荷,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
2. **电荷的种类**:自然界中存在两种基本电荷,分别是正电荷和负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3.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是库仑定律的基础。
4. **原子的电中性**:正常情况下,原子内部的正电核(质子)与负电的电子数量相等,使得原子整体呈现电中性。
5. **摩擦起电的原因**:摩擦起电是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摩擦导致电子从束缚能力较弱的物质转移到束缚能力强的物质上。
6. **验电器**:验电器是用来检测物体是否带电以及大致评估带电量的工具。其工作原理基于同种电荷相排斥的原理,两片金属箔片会因带同种电荷而张开。
7. **电荷的转移**:摩擦起电并非创造了新的电荷,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使得物体带上正电或负电。
8. **电荷的相互作用实例**:
- 在案例中,如果丁带负电,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甲吸引乙,乙排斥丙,丙吸引丁,可以推断甲带正电,丙带负电。
- 当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摩擦时,它会得到电子带负电;反之,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
- 带负电的物体吸引未带电的小球,可能是小球带正电或不带电,因为负电可以吸引正电和中性物体。
9. **静电现象的应用与危害**:
- 高大建筑的避雷针是为了防止雷击,利用了静电释放原理。
- 油罐车尾部的接地线也是为了防止静电积累引起火灾。
- 电视屏幕上吸附灰尘是由于静电吸引力。
- 干燥天气梳头时,头发因摩擦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变得蓬松。
10. **电荷的转移与检验**:
-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因为它得到了电子。
- 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得正负电荷分离。
-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如果金属箔片张角变小,说明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电荷量减少,张角减小。
- 甲乙丙三个带电体,根据接触验电器的反应,可推断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 带电体C靠近中性物体AB,会使A端带上与C相同的电荷,B端带上相反的电荷。
- 三只轻纸球的吸引情况表明,至少有两个球带有不同种电荷,第三个球可能不带电或带与它们不同的电荷。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电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荷的性质、相互作用以及摩擦起电的原理,同时学会如何使用验电器来判断物体的带电状态。这些知识是物理学中的基础,对于后续学习电磁学等高级概念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