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1. 《唐雎不辱使命》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自《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唐雎作为安陵国使臣出使秦国,与秦王进行交锋的故事,展现了唐雎的智勇和坚定的外交才能。
2. 通假字是中国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例如在文本中的"说"通"悦","错"通"措","仓"通"苍",这些通假字需要根据上下文理解其含义。
3. 古今异义词是文言文中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例如"易"在古文中表示交换,现代则表示容易;"是"古文中表示这,现在常用作判断词;"直"古文中意为只,现代指成直线的;"挠"古文中表示屈服,现代则表示轻轻抓挠。
4.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是指词汇在特定语境下的语法变化,如"亡"在这里使动用法,使…灭亡;"缟素"名词作动词,穿丧服;"千里"数词作名词,表示方圆千里的土地;"四"数词作动词,成为四人。
5. 特殊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如"非若是也"是判断句,"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同样为判断句;"受地于先王"为倒装句,状语"于先王"放在动词"受"之前;"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省略了主语"吾"。
6. 文段还涉及到了对历史人物及其外交事件的回顾,如唐雎出使秦国、晏子出使楚国、以及仿写句子练习,要求根据已有句式补充其他历史外交事件,如蔺相如完璧归赵、诸葛亮舌战群儒等。
7. 文言文翻译是学习古文的重要环节,例如"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可译为"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呢?";"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可译为"平民(老百姓)发怒,只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8. 在第③段中,唐雎通过坚决的态度、巧妙的应对和强烈的言辞,比如以死相逼,表明自己不畏强权的决心,迫使秦王最终收回了换地的要求,从而保全了安陵国的领土完整。
9. 中国历史上“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有很多,如蔺相如在面对秦国威胁时,凭借智谋成功守护了和氏璧,使赵国免于损失;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对抗曹操,展现了卓越的外交才能。
总结,这篇文言文学习主要涵盖了文言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文言文翻译以及历史人物的外交智慧,这些都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与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献,同时培养阅读和分析古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