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资料是山东省济南一中2017届高三化学10月阶段测试试题,主要针对高三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考核。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内容涵盖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守恒、化合物性质、酸碱中和反应、溶液与胶体的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气体体积计算、化学键数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计算、离子共存问题、溶液配制误差分析以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多个化学知识点。
1. 在一道关于化学反应的问题中,提到了CCl4和金属钠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NaCl的过程,这是一场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种类保持不变,且金刚石是碳的同素异形体,而不是同位素。
2. 化学知识概括的题目中,提到了对酸性氧化物、氧化物种类、胶体特性的理解,比如酸性氧化物并不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同种化合价可以对应多种氧化物,而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与胶体的依据,云和雾都是胶体,所以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3. 物质分类的问题中,按照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正确的组合是蒸馏水(纯净物)、氨水(混合物)、碳酸氢钠(电解质)、二氧化硫(非电解质)。
4. 化学操作的注意事项中,提到酸化高锰酸钾不能用盐酸,因为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因为钠会与水反应;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说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而非胶体本身带电;酸性氧化物定义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但不是所有此类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5. 检验pH=1的溶液中离子存在的题目中,ClO-、Fe2+、HCO3-在酸性环境下不稳定,因此不必检验即可否定。
6. 关于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的实验,气体体积无法直接换算为标况下的体积;生成的NH4Cl分子数与反应条件有关;N-H键的数目与产物分子数有关;溶于水后的NH4+数目受到水解的影响。
7. 说法不正确的是C,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不一定生成CO2气体,因为酸不足时可能只生成NaHCO3。
8.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题中,FeI2与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是1mol;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原子数为3NA;过氧化钠生成氧气时转移电子数为0.2NA;常温下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会发生钝化,不会生成SO2分子。
9. 离子共存的问题中,c(I-)=0.1 mol/L的溶液中,Fe3+会氧化I-,不能共存;SO2饱和溶液中的ClO-会氧化SO2;放入镁条能产生气体的溶液中,一般为酸性,离子可以共存;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10-10 mol/L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或碱性,S2-、CH3COO-在酸性环境中不能共存。
10. 配制硫酸溶液时,容量瓶有少量水不影响浓度;俯视量筒会少取硫酸,浓度偏低;量筒洗涤液转入容量瓶相当于增加溶质,浓度偏高;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11. 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变化的问题,a点溶液中可能存在Na+、OH-,但不可能同时存在SO42-,因为OH-与H+反应;c点溶液中可以共存Na+、Ca2+、NO3-、Cl-;b点溶液中Al3+、Fe3+会与CO32-反应;d点溶液中Fe2+与Ag+不能共存。
12. 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因为亚铁离子会被完全氧化,正确的比例应为2Fe2+ + Br- + 3Cl2 = 2Fe3+ + Br2 + 6Cl-。
以上是对试题内容的详细解析,涵盖了多个化学知识点,包括化学反应原理、物质分类、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离子共存规则、溶液配制以及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