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年级化学的学习中,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是揭示微观世界与宏观现象之间联系的关键章节。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旨在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的本质,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深入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并理解微粒的基本特征。
学习目标明确地指出,学生需要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以及微粒的特性。重点在于认识到物质的不可分割性,即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而难点则在于如何从微观层面理解这些微粒的特征。
课堂学习中,教师通过三个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1. 研碎高锰酸钾颗粒并溶于水,这展示了物质的可分性,表明高锰酸钾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而且这些微粒在水中分散,使溶液呈现紫红色,证明微粒在不断运动。
2. 通过酚酞和氨水的实验,学生观察到颜色的变化,这进一步证实了微粒的运动性,氨水中的微粒扩散至含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溶液变红。
3. 对比水和酒精混合,以及水和酒精混合的情况,揭示了微粒间的空隙。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说明微粒间存在空隙,而空气比水更容易被压缩,这是因为气体微粒间的空隙远大于液体。
课堂小结部分,学生应该回顾本节课所学,如物质的微粒构成,微粒的运动性和空隙等概念。在课堂反馈环节,学生需要用所学知识解释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转化与微粒间的距离和能量变化有关),夏天自行车轮胎容易爆胎(温度升高导致气体微粒运动加剧,压力增大),以及花香四溢(香气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对于课堂反馈的第二个问题,当两块冰糖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并完全溶解后,由于微粒间的空隙,溶液的总体积不会增加,因此液面刻度会保持不变或稍有下降。这再次证明了微粒间的空隙是物质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物质构成的基本理论,还锻炼了观察、推理和实验分析的能力,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