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地球表面接收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其中部分被反射,部分被吸收,部分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
-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升温,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释放热量。
- 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得大气增温。
- 大气增温后,部分热量以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的形式返回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 夜晚,因为没有太阳辐射,但大气逆辐射仍在,可以减缓地面冷却速度。
2.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热力差异:
- 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但由于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所以年平均气温低。
- 四川盆地多云雾,对太阳辐射有较强的削弱作用,使得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但夜晚因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小。
3. 风向的判定:
- 风向是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南半球风向会向左偏,北半球则向右偏。
- 高空风向最终会与等压线平行。
4. 等压线与风向的关系:
- 等压线密集表示风力较大,反之风力较小。
- 利用等压线图可以判断风向,风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结合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确定实际风向。
5. 热力环流:
-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表受热不均导致的大气垂直运动,进而形成水平气压差异,产生的空气流动现象。
- 它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包括地面与高空的相互作用。
- 气压高低决定了风向,而地表冷热不均是大气水平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直接驱动力。
6. 气温日较差:
- 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地形、气候类型、云量等。
- 一般来说,内陆地区和晴朗天气下的日较差较大,因为云层少,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多,夜间无云层阻挡地面辐射,冷却速度快。
- 山地地区,如拉萨,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夜晚冷却迅速,日较差较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地理学习中的核心概念,它涉及到地球的能量平衡、气候系统以及气象现象的解释。同时,地表特征如地形、气候类型以及云量等因素,对大气的热力过程和气温变化有着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