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生态系统演替与物种丰富度:生物群落的演替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从给出的数据分析,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这意味着生物多样性在不断提高,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2. 光能利用率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衡量植被覆盖度的重要参数,数据显示,叶面积指数增大,光能利用率相应提高,这表明植物对光能的吸收和转化效率增强,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 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曲线绘制:根据生产者呼吸量与总初级生产量之间的关系,当叶面积指数增大时,总初级生产量增加,但用于维持生命活动的呼吸量也会相应上升。因此,可以通过绘制曲线图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通常表现为一条上升的曲线。
4. 生态系统生物量演变规律:生物量是指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总量,随时间推移,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这反映了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提升和能量流动的平衡状态。
5. 群落结构调查方法:在调查生物群落结构时,常用样方法对物种丰富度进行评估,同时关注不同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即垂直结构),以揭示群落的层次性和空间配置。
6.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实验中黑瓶内氧气减少是因为所有生物仅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产生的O2量为20 mg/(L·24 h)。至少需要a klx的光照强度,该水层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才能满足生物的呼吸需求。
7. 光强变化对光合中间产物的影响:光强增加,光反应增强,产生的ATP和NADPH增多,导致C3化合物的还原加快,C5化合物的生成量增加,而CO2固定速率不变,因此C3含量下降,C5含量上升。
8. 池塘生物代谢的氧气变化:通过比较不同深度水层的氧气变化,可以计算出池塘生物一昼夜生产O2的总量和消耗O2的总量。在4 m以下深度,没有光合作用,只考虑呼吸消耗,所以生物一昼夜消耗O2的总量为所有深度的总消耗,而生产的O2总量为1m、2m、3m水深的总和。
总结,本内容主要涵盖了生态系统的演替、群落结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物量变化以及光照强度对光合过程的影响等多个生物学核心知识点,这些都是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中的重点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系统的动态平衡和能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