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水体运动规律练习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知识点详解】 1. 水体运动规律:水体运动包括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蒸发,其中绿水和蓝水是两种不同的分类。绿水指被蒸发或蒸腾的水分,包括植物蒸腾的部分(生产性绿水)和直接蒸发的部分(非生产性绿水)。蓝水则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即流入河流、湖泊或地下水的水。 2. 干旱区水循环特点: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绿水比例相对较高,尤其是蒸发量远大于径流量的地区,如塔里木河流域。覆膜种植农作物是提高生产性绿水比重的有效措施,因为它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增加了植物对水分的利用。 3. 洪峰流量与地形关系:河流流量的变化受到地形和湖泊的影响。当洪水经过湖泊时,湖泊能够起到调节径流的作用,分散洪峰流量。如图中所示,甲水文站的洪峰流量高于乙水文站,可能是由于湖泊在甲乙两水文站之间起到了分流作用。 4. 海雾形成条件:海雾通常在暖湿空气遇到寒冷下垫面时形成。例如,当暖湿的海洋气流遇到冷的海面(如沿岸寒流影响的区域),就会冷却并形成雾。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可能是因为沿岸有降温作用的寒流经过。 5. 动物分布与气候:科隆群岛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如企鹅和鼠蜥共存,这主要归因于岛屿虽然地处热带,但受秘鲁寒流影响,气候较为温和,使得原本适应寒冷环境的企鹅也能在此生存。 6. 河流输沙量与径流量关系:河流的输沙量与径流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两者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1970~1976年间,该支流的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为接近,表明在这段时间内,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较为同步。 7. 河流特征及其归属:根据河流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可以推测河流的特征和归属。该支流的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表明它属于较大的河流系统,结合选项,最可能汇入的是长江。 8. 河流治理效果:自1983年以来,该支流的年净输沙量呈现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流域内兴修水库和提高森林覆盖率,这些措施可以减少河流的含沙量,降低输沙量。 9. 海冰资源:海冰是潜在的淡水资源,尤其是在渤海这样的区域,冬季气温低于零度的天数多,海冰形成量大。乙海域的年平均气温≤-4℃的日数最多,表明该处海冰浓度可能最大,适合作为淡水资源开发。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地理学中的水循环、干旱区水管理、河流水文、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河流输沙量与径流量关系、河流治理以及海冰资源的利用等方面,是高中地理复习的重要内容,有助于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 粉丝: 3814
- 资源: 59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