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三国演义》俄译本中的不可译因素时,需要深入理解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在翻译学中的含义及其相关的理论依据。可译性指的是语言转换的可行性,即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可以被另一种语言所传达。而不可译性则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无法实现完美转达的那些因素。语言和文化是构成不可译性因素的两大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语言结构的特殊性、双关语、文字游戏、文化特有的概念和表达方式等。
在语言层面,汉语言和俄语存在较大的结构和使用差异,例如汉字的谐音、字形结构等。《三国演义》中通过这些语言游戏来表达深层含义,使得翻译工作充满挑战。比如,原文中的“段谷”与“断谷”谐音,暗含了“断谷”即可能遭遇伏兵的不利预兆。俄语中无法通过简单的音译来表达这一含义,因为俄语中“段谷”的发音与“断谷”的意思没有直接联系。译者面临的是如何在保证原文意义的同时,克服语言障碍,让读者理解译文。
在文化层面,文化不可译性则更为复杂。文化中的特定概念、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等,在转换到另一种文化语境时,往往难以找到等效的表达。例如,《三国演义》中提到的“角”字,它既有字面意义,也隐含了象征和隐喻。汉字“角”的结构是“刀”和“用”的组合,这种独特的汉字构造在翻译为俄语时无法直接体现。译者不得不采用解释性的语言来尽可能地传达原文的意图和文化内涵。
此外,翻译者还需要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文化背景,以决定翻译策略。在某些情况下,译者可能会选择意译或者采用省略、补偿等方法,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例如,在描述“角”的例子中,通过注释来解释“角”字的组成及其寓意,虽然无法完全保留原文的修辞色彩,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读者的疑惑。
翻译的过程不只是简单地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它还涉及到对两种不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准确表达。面对不可译因素,译者需要具备创造力和对两种语言文化的敏感度,以找到最佳的翻译方案。翻译理论提供了一系列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帮助翻译者识别和处理翻译中的各种问题。
《三国演义》俄译本中的不可译因素,无论是语言的还是文化的,都体现了翻译者在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时所面临的挑战。这些因素表明,尽管存在不可译的局限,但通过适当的翻译策略,依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成翻译的可译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可译性限度的范围也将会逐步扩大,不可译的因素将会逐渐减少。而对这些不可译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提升翻译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