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矢量与标量**:题目中的物理量被区分为了矢量和标量。矢量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如时间、速率、路程。在选择题1中,时间是标量,而位移、速度、加速度是矢量。
2. **时间和时刻**:在描述运动时,"历时 8 时 20 分"指的是时间间隔,即时间段;而"7:30"是一个时刻,表示的是时间点。
3. **质点概念**:在问题2中,虽然海监船较大,但在分析其整体运动轨迹时,可以忽略其形状和大小,将其视为质点。
4. **相对运动**:题干中的图像描述了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涉及到相对速度和相对运动的概念。正确答案可能需要根据风速和车速的组合来判断,这需要对相对运动的理解。
5. **匀变速运动**:在选择题4中,讨论了甲、乙、丙三辆汽车的运动,其中乙车经历了加速度变化的过程,丙车经历了减速后再加速的过程。这类问题需要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以及如何计算通过特定点的时间。
6. **力与重力**:选择题6涉及了力的基本概念。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合力和分力是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结果,物体的重心是物体各部分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但物体受到的重力并不只作用于重心。
7. **弹力与支持力**:选择题7考察了弹力的来源,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桌面形变产生的,而非木块自身形变。此外,木块受到的桌面作用力实际上是一个力,即支持力,它是弹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8. **摩擦力**:问题8涉及摩擦力的性质,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可能与物体实际运动方向相同。只有当两物体相对滑动时,才会有滑动摩擦力。
9.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应用**:在选择题9中,质点的运动过程包含了两个不同加速度的阶段,求解总时间需要结合速度-位移公式。
10. **竖直上抛运动**:物体两次经过同一较低点A和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可以通过对称性分析,结合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来计算AB之间的距离。
11. **受力分析**:斜面体P受到的力包括重力、弹簧的弹力以及可能存在的静摩擦力或支持力,具体受力个数取决于斜面体P与MN间的相对运动状态。
12. **速度-时间图像**:图像分析题12,BC段与CD段的斜率不同,代表加速度不同,D点的速度最大,表示离出发点最远;而DE段斜率相同,表明加速度相等。从0-8s内,通过位移的计算,可以确定质点的位移大小。
13. **匀加速直线运动**:在选择题13中,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汽车在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初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即3.5m/s。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高中物理的基础内容,包括运动学、动力学、受力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矢量和标量的区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