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题目中的第1小题涉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图示考查了水平运动物体在地球自转影响下的偏转规律,即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2. **日照图的绘制**:描述中提到的绘制夏至日日照图,要求准确标注赤道、太阳光线、晨昏线以及南北极点连线的位置关系,这涉及到地球公转轨道、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知识点。
3. **二十四节气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第3、4小题考察了二十四节气与太阳直射点的对应关系,以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的一部分,反映了地球公转导致的季节变化。
4. **太阳能集热板的调节**:第5小题涉及太阳能利用,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接收太阳辐射,夏季应减小夹角,冬季应增大夹角,以适应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5. **岩石类型与地质作用**:第6小题中创孔海百合化石存在于泥质灰岩中,这涉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知识,灰岩属于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
6. **化石与古地理环境**:第7小题根据化石推断创孔海百合的生存环境,化石通常能反映当时的地理环境,此处可能为相对封闭的海洋环境。
7. **等温线的弯曲与影响因素**:第8题等温线在Q处弯曲可能是受到洋流、地形、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题中提到的是海陆分布。
8. **气候类型与影响因素**:第9、10小题考察了气候差异的主要成因,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条件以及人类活动。
9. **天气系统与气象特征**:第11、12小题涉及天气系统的识别和影响,如气旋、冷锋、风向变化等。
10. **气候类型的判读**:第13、14小题通过40°N亚欧大陆的温度变化曲线及降水量分布图,分析乙地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以及甲、丙、丁三地降水差异的原因(受海洋影响不同)。
11. **风向与风力对地理现象的影响**:第15、16小题中博斯腾湖的推冰景观形成与风向有关,同时内陆淡水湖的成因涉及水源补给(主要是冰雪融水)。
12. **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最后的题目讨论了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如海陆风、季风等,这些都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试题涵盖了地理学中的地球运动、气候类型、地质作用、天气系统、生态环境等多个核心概念,全面检验了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