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题目中提到的CH3COOH(乙酸)和NH4HCO3(碳酸氢铵)是电解质,它们在水中能离解成离子,使得溶液导电。
- 非电解质则是指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SO2(二氧化硫)在水中虽能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H2SO3,但它自身并不电离,所以是非电解质。
2. **电解质分类**:
- 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类别。例如,NaHSO4是一种酸式盐,它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出H+、Na+和SO42-。
- 题目中的MgCl2(氯化镁)、BaCl2(氯化钡)和HCl(氯化氢)都是典型的电解质,它们在水溶液中可以离解成对应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导致溶液导电。
3. **物质导电性**:
- 材料的导电性取决于其内部是否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如熔融的氢氧化钠(NaOH)、石墨棒和盐酸溶液都能导电,因为它们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相反,固态氯化钾(KCl)在固态时不导电,因为离子无法自由移动。
4. **电解质的电离**:
- 题目中提到KClO3(氯酸钾)虽然在水中电离,但它电离出的是K+和ClO3-,而不是Cl-,因此不能电离出氯离子。
5. **混合物与纯净物**:
- 稀硫酸和空气是混合物,不纯,所以它们不属于电解质或非电解质的范畴。
- 单质如铜(Cu)、金属汞(Hg)和氯气(Cl2)不是化合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铜和汞在固态下因存在自由电子而导电。
6. **酸的定义**:
- 酸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然而,NaHSO4电离不仅产生H+,还产生Na+,所以它不是酸,而是一种酸式盐。
7. **电解质的判断**:
- 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2)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这不是由于它们自身电离,而是与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NH3·H2O(氨水)和H2CO3(碳酸),所以氨气和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
本题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导电性的原理、化合物的分类以及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这些知识是化学学习的基础,特别是在理解溶液性质、离子反应和电解过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