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解析】
1. 地理学中的日影角度与地理位置关系:日出和日落时的旗杆影子角度受地理位置影响,尤其在接近赤道的地区,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这通常意味着该地接近赤道,四季昼夜长短变化不大。题目中的选项中,C. 东南亚地区位于低纬度,符合这一特征。
2. 季节性日影变化: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经历了从小到大再到小的变化,表明该地昼长先缩短后延长,最有可能是3月或9月,即春分或秋分前后。题目中B. 6月和D. 12月不正确,因为6月是夏至,昼长夜短,而12月是冬至,昼短夜长,不会出现昼长先减小后增大的现象。
3. 太阳运行轨迹与日期关系: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及太阳运行轨迹示意图,可以推断日期。如果①地比②地日出早,日落晚,说明①地在东方,且昼长大于②地。若昼长接近12小时,可能接近春分或秋分,但图中显示①地日出时间较早,说明昼长较长,因此最可能是夏至日,即B. 6月22日。
4. 地理方位判断: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判断地理位置,若①地日出时间早于②地,说明①地位于东方,日落时间晚则昼长长,结合上题分析,昼长较长的日期是夏至,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所以①地纬度高于②地,因此①地位于②地的东北方向。
5-6. 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中④表示的外力作用导致物质沉积,形成沉积岩,故选B. 沉积作用。岩石圈物质循环包括岩石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变质等过程,这些过程可以形成各种矿产资源,并改变地表形态,同时伴随着能量的传递。
7-9. 地形雨、海陆间循环和等温线:地形雨是指暖湿气流遇到山脉阻挡而上升形成的降雨,对应图3;图4所示为海陆间水循环过程;图5中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说明温度较低,可能是高纬度地区的冬季,因此可能是北半球1月等温线。
10-11. 地质构造与岩石类型:地质事件发生顺序通常由地层的叠置顺序判断,一般下老上新。图中丙侵入岩脉位于其他岩层之上,说明是在乙之后形成的,而甲的侵蚀作用发生在乙形成之后,因此顺序为乙→丙→甲。侵入岩脉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属于岩浆岩。
12-13. 气压系统与季节性天气:甲地控制的气压系统是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对应冬季,此时亚洲大陆冷空气活动频繁,可能导致B. 贵阳多出现阴雨冷湿天气。A. 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是夏季现象,C. 梅雨季节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的特征,D. 印度半岛暴雨成灾也是夏季。
14-15. 等温线与等压面:O、P两点温差最大不超过4℃,对应D. 4℃。等压面上凸表示高压,下凹表示低压,M、P、N一线等压面上凸,说明是高压脊,对应图中的④。
16-17. 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从南向北排序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对应C. ④③①②。风带c的北移导致南亚夏季风的形成。
18-19. 北美洲气候与洋流:三支洋流A、B、C的水温,由于A靠近赤道,一般水温最高,故A>B>C。乙海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干旱少雨,可能需要从东部调水。
20-21. 世界区域地理特征:根据图示区域,无法确定具体区域,但可以根据描述判断。A. 地形对气候有影响,山地阻挡湿润气流,可能导致降水差异;B. 自然植被与气候类型有关;C. 干旱少雨可能与气候类型有关;D. 洋流对沿岸气候有调节作用,如降温增湿。
以上是对题目中涉及的地理知识点的详细解析,包括地球运动、气候、地貌、岩石圈物质循环、气压系统、洋流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