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阅读】是七年级地理上册1.3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主要涉及地图的三要素、方向识别、比例尺的运用以及选择合适地图的方法。
1. 地图的三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比例尺是衡量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关系的工具,通常有数字式(例如1:100000)、文字式(如1厘米代表实地1千米)和线段式。方向通常有三种确定方法:①指北针或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②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③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例是地图上的符号,用于表示各种地理要素。
2. 方向的识别: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箭头通常指向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无指向标和经纬网时,采用一般定向法。
3. 比例尺的应用:在比例尺1:100 000的地图上,5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比例尺的大小决定了地图覆盖的范围和内容的详细程度。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距离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距离越大,内容越概括。
4. 选择合适的地图:不同地图适用于不同的需求。世界政区图用于查找国家和地区的位置,地形图显示地形特征,城市图和交通图则提供城市内部和交通路线的信息。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5. 经纬网地图上的方向辨别: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同一经线上只有南北之分,同一纬线上只有东西之分。根据经纬度变化规律可以判断相对方向。
6. 地图实例分析:如图1-3-3,需要确定方向、比例尺和相对位置。图1-3-4展示了不同比例尺地图的范围和内容差异。图1-3-5、1-3-6、1-3-7和1-3-8则是具体情境中的地图应用问题,涉及方向定位、比例尺计算、交通线路选择以及地图元素理解。
7. 应用实践:通过实际案例,如G20杭州峰会,学生需要学会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到各国位置。台风路径的判断涉及经纬度变化,比例尺计算则涉及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换算。
总结:学习地图的阅读,不仅需要理解地图的基本元素,还要掌握如何在不同情况下确定方向,运用比例尺进行距离换算,并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地图。通过各种习题和实例,学生可以提高地图阅读和地理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