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的一场重大科技革新,它在各个领域带来了深远影响。这次革命的核心在于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新与使用、化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传统工业的进步。
1. **政治前提**: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时,欧洲主要国家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较为稳定的资本主义政体,为工业化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2. **资本条件**: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积累,大量资本得以积累,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
3. **劳动力条件**: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为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4. **技术条件**:科学理论的发展,如电磁理论、热力学等,为技术革新奠定了基础。
5. **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拓宽了全球市场,需求的增加推动了新技术的研发。
**成就**:
1. **电的广泛使用**:电力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推动了电器设备的发展,如电灯、电机等。
2.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基础的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交通方式。
3. **化工技术的发展**:化学工业兴起,合成染料、化肥等新产品层出不穷。
4. **传统工业的进步**:钢铁工业采用新的炼钢法,提高了钢铁的质量和产量,建筑中广泛使用钢铁代替木材和铁。
**影响**:
1. **生产力的发展**:新技术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生产力出现了飞跃性增长。
2. **生产关系的变化**:大型企业崛起,垄断组织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全球化的生产和贸易加速,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原因**:
- 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变:重工业成为主导。
- 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资本需求增加,企业间的合并与联合增多。
- 垄断组织在新兴工业和传统工业中形成,控制着生产和市场。
**影响**:
- 垄断渗透进社会各个层面,成为资本主义的新特征。
- 资本主义列强通过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视野拓展**:
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在于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重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同步进行。两次工业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对中国产生了不同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
【互动学习探究】:
19世纪后半期,科学对工业的影响日益增强,发明者多为实践型人才。1870年至1900年间,科学与技术的融合更为紧密,新工业如电气工业直接源于科学研究,而旧有工业则通过科学的应用改进生产方法。这一时期的科技进步为20世纪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