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 在细胞分裂时,真核生物的染色质会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但大肠杆菌作为原核生物,没有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区别。
-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模型构建而非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发现的。
2. **细胞自噬的生理意义**:
- 细胞自噬是细胞内部的一种自我清理机制,不是等同于细胞凋亡。它通过溶酶体降解损伤的蛋白质和细胞器,是物质循环利用的过程。
- 溶酶体内的酶并非自身合成,而是由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后再运输至溶酶体。
- 控制细胞自噬的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细胞功能异常,进而引起疾病。
3. **生物学实验技术**:
-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通常选用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而非经过解离的细胞。
-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3:1的性状分离比是观察结果,而非演绎推理的结果。
-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随机抓取小球后要放回原小桶,以保证每次抓取的概率相等。
- 使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避免选取特定区域影响结果。
4. **遗传与变异**:
- 果实的味道受基因控制,不同果实果肉味道不同是因为基因型的差异。
- 同母孩子的基因型可能不同,导致他们性状表现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基因重组。
- 同卵双生的孩子基因完全相同,但性格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同。
- 种子发育状况会影响果实形状,这体现了生物的表型受到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影响。
5. **基因表达与转录翻译**:
- 在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配对,不存在DNA中的T-A配对。
- 停止分裂的细胞依然需要进行基本的生命活动,因此仍会发生基因表达。
- 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简单的1:1对应,一个基因可能影响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能受多个基因调控。
- 核糖体中的rRNA是基因表达的一部分,但基因表达的终产物是蛋白质。
6. **生态学-群落演替**:
- 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群落丰富度通常不同,灌木阶段更丰富。
- 草本阶段的群落结构相对简单,而灌木阶段的群落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
-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演替提供了条件,如土壤改良、阳光利用等。
7. **化学与生活**:
- 青蒿素的提取通过浸泡和过滤,属于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
- 雾霾形成的气溶胶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 熔炼胆矾铁釜,铁置换出铜,是典型的置换反应。
- 剂钢指的是含碳量较低的铁合金,用于制造刃具。
8. **物质转化路径**:
- 图中的转化路径涉及到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等。需要分析具体物质及其性质判断能否实现转化。
9.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
- 该有机物含有羧基和醇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但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加成反应、缩聚反应、水解反应。
10.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
- 溶液中粒子总数的计算要考虑溶液的体积,仅知浓度无法计算粒子数。
- 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但硫酸铜在溶液中还会水解,Cu2+数目小于0.1NA。
- Na2O2和Na2S的摩尔质量相同,都含有2个阳离子(Na+)和1个阴离子,质子数也相同。
- Fe与Cl2反应时,Cl2的状态未知,无法确定转移电子数。
11. **化学反应方程式**:
- 若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N是黄绿色气体,可能是MnO4-还原为Mn2+的反应。
- 当N为氯碱工业原料,即NaCl,M为CO2,该反应涉及酸性条件下CO32-的分解。
-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为CO2或SO2,它们都能与Br2水反应,使溴水褪色。
- Fe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生成Fe3+,对应离子方程式正确。
12. **实验操作与原理**:
- 实验操作中涉及了化学反应的观察、仪器的使用、实验原理的理解以及实验现象的解释。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体现了高中理综课程的学习范围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