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资料是针对初中二年级学生的物理月考试题,主要涵盖了声音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以及与噪声的区别。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介质(如空气、水或固体)也会随之振动,形成声波,进而传递声音。声源即为正在振动并发出声音的物体。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音的传播介质,而真空中无法传播声音,因为真空没有物质可供振动传播。
3. 吹笛子时,声音来源于笛子内部空气柱的振动。当吹气时,空气柱振动产生声波,通过笛子传出。
4. 扩音机是用来加大声音响度的装置。录音机用于录制声音,电话机用于通话,隔音罩则用于隔绝声音。
5. "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响度,而非音调或音色。响度是描述声音强弱的物理量。
6. 百米赛跑中,如果计时员从听到枪声开始计时,由于声音传播需要时间,所以测得的成绩会比实际快一些。
7. 要提高胡琴的音调,需要将琴弦调紧,因为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8. 从环境保护角度,乐音和噪声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给人带来愉悦。即使是波形有规律的音乐,如果对周围环境造成干扰,也可能被视为噪声。
9. 乐音和噪声在物理学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波形不同。乐音的波形通常是有规律的,而噪声的波形则是随机和无规则的。
10. 大雪后,声音的传播被蓬松的雪吸收,导致噪声减小,使得外界显得更安静。
11.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例子包括给机器加上隔音罩和手枪上的消声器,这些措施都是在噪声产生之初就降低其强度。
12. 成语"掩耳盗铃"描述的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即通过捂住耳朵来减少声音对听觉的影响。
13. 超声波清洗器运用了超声波的特性,而分贝仪则是测量声音强度的工具,不涉及超声波。
14. 水母可能接收到次声波,预测风暴来临。次声波是频率低于人耳可听范围的声波,常与自然现象如风暴、地震等关联。
15. 流星落在月球上无声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没有介质可以传播声音。
在填空题部分,答案如下:
16.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把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做声源。
17.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8. 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小石头,这表明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19. 用抽气机将空气抽出,铃声变弱最后消失,这说明声音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20. 当敲击右边音叉时,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振动,靠在左边音叉的小球能弹起,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这是由于固体将右边音叉的震动传给了左边音叉的缘故。
21. 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敲击,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声音,这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快,先听到铁管传播的声音,然后才是空气传播的声音。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声音的基本原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与噪声的区别、以及超声波的应用,这些都是八年级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