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积性肺炎是一种常见于长期卧床患者的肺部感染疾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它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无法有效地咳出,从而在气管内积累,为细菌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这种病症的致病菌往往对常规抗生素具有抗药性,使得治疗效果不佳。
1.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肺部的纤毛运动功能减退,咳嗽反射减弱,导致呼吸道分泌物难以清除,容易沉积在肺部。
2. 长期卧床:患者因中风、骨折、脑损伤等原因长期卧床,无法自主改变体位,肺部的前后部位容易积聚分泌物,增加感染风险。
3. 呼吸肌麻痹:高位脊髓损伤可能导致呼吸肌麻痹,影响正常的胸式呼吸,使肺部通气受限,增加肺底积液的可能。
4. 呼吸道清除功能下降:多种因素如神经病变、肌肉无力等,使得气管和小气道的纤毛运动受阻,咳嗽和喷嚏反射减弱,不利于分泌物排出。
5. 侵入性操作: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破坏呼吸道防御机制,使细菌更容易入侵肺部,诱发感染。
6. 全身性因素:如昏迷、重症疾病等,可能导致口咽、消化道分泌物误吸,增加坠积性肺炎的风险。
坠积性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发热、咳嗽、痰多)、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X线胸片(显示炎性浸润病变)以及病程变化。早期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可以防止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护理对策上,护士应采取以下措施:
1. 体位引流:床头抬高30°~50°,经常变换卧位,既能预防褥疮,也有利于分泌物的自然引流。
2. 翻身拍背:每2~3小时帮助患者翻身一次,并进行背部拍打,促进痰液松动。拍背时要掌握正确手法,避免伤害皮肤。
3. 使用排痰仪:借助物理振动帮助患者排出积聚的分泌物,提高痰液的排出效率。
4. 吸痰和雾化治疗:如果必要,可以使用吸痰器吸出分泌物,同时雾化吸入药物以稀释痰液,方便排出。
5. 营养支持: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摄入,增强免疫力,有利于抵抗感染。
6. 口腔护理:定期清洁口腔,减少口腔细菌,防止误吸。
7.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在医生指导下,可能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应避免滥用,以防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通过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同时,医护人员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状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及时有效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