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混凝土浇筑是一项关键技术,尤其在桩基施工中至关重要。该技术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导管的选择与使用、灌注过程的控制以及应对异常情况的策略。
导管是水下混凝土浇筑的关键设备,可以选择金属管或厚壁PVC塑料管,直径要求在φ250 ㎜到400 ㎜之间。在使用前,导管需根据桩长进行试拼接以确保其适应性。导管的埋深控制极为关键,过浅可能导致浮浆和沉渣混入混凝土,过深则可能引发堵管。理想的埋深通常在2.5到3.5米,最小深度为1.5到2.0米,最大不超过4米。
导管安装时,底端应高出孔底沉淀土面30~40厘米,初期灌注时,导管埋深应保持在1.2~1.5米。计算首批混凝土罐入量是保证混凝土能够达到理想埋管高度的关键,公式V=[Л D2(h2+hm)+Л d2h1] ÷ 4中,V代表初存量,D为桩孔直径,d为导管内径,h2为导管底口至孔底高度,hm为导管埋深,h1则与孔内混凝土面、孔口水位和混凝土密度有关。
灌注开始时,应先注入流动性好的水泥砂浆,随后灌入首批混凝土,剪断隔水栓,确保混凝土能顺利到达孔底。在灌注过程中,要持续监测混凝土面的高度变化和坍落度,以决定导管的拆卸数量。测量时,应使用专业测绳和测锤,多点测量后取平均值。
导管提升时要平稳,避免快速或猛烈操作导致混凝土表层破坏或钢筋笼移动。拆装导管时需谨慎,防止工具和零件落入孔中,拆下的导管应及时清洗并整齐存放。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必须连续进行,中断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以保证质量。每根桩应保留1组试块,按照规定养护28天后送检。为了保证桩顶混凝土质量,需要超灌80厘米以上,后续施工时可将其凿除。同时,关注混凝土的浇筑量,充盈系数大约为1.2,以预防塌孔并确保浇筑量不少于理论方量。
面对异常情况,如压力突然下降,应检查是否有泄漏;不冒浆或连续冒浆可能与土质疏松有关,视情况进行复灌;灌注速度缓慢可能是因为注浆管受损,需检查;混凝土压力骤增且流量为零,可能是喷嘴堵塞,需疏通。
水下混凝土浇筑技术要求精确的计算、严格的控制和灵活的应对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