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网络通信、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以下是根据提供的部分内容解析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征主要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和可用性。保密性确保信息只能被授权的用户访问,完整性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修改,可控性允许系统管理员控制网络资源的使用,可用性则保证服务始终可访问。
2. 数据完整性是指在网络传输中,接收方接收到的数据与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完全一致,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篡改。
3. PPDR模型是网络安全策略的一部分,由安全策略、保护、检测和响应四个部分组成,它强调预防、检测和对安全事件的响应。
4. ISO/OSI参考模型有7层,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5. 对称密钥加密是使用同一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管理密钥相对复杂;而非对称密钥加密使用一对公钥和私钥,公钥可公开,私钥需保密。
6. RSA算法是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常用于数字签名和密钥交换。
7. 数据流加密有链路加密、节点加密和端对端加密等方法,而网络加密不属于其中。
8. RSA算法是非对称算法,DES、IDEA和三重DES则是对称加密算法。
9. 动态口令牌是一种常见的身份认证形式,通常生成一次性密码,提高安全性。
10. 公钥基础设施(PKI)是数字签名的基础,利用公钥密码机制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11. 签名机制的本质特征是,签名只能通过签名者的私钥生成,确保签名的唯一性和真实性。
12. 数字签名能够解决篡改和伪造问题,但不直接处理数据的加密传输。
13. RSA算法常用于数字签名的实现,提供签名和验证的功能。
14. SHA是Hash算法的一种,用于生成固定长度的摘要信息,保证数据完整性。
15. 入侵检测的一般过程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分析和入侵检测响应,信息分类不属于这个过程。
16. 入侵检测系统的第一步是信息采集,收集网络或系统中的各种数据以供分析。
17. 主动响应可以对入侵者采取行动,如封锁IP地址,以控制入侵。
18. 过滤非法的数据包不是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功能,而是防火墙的主要职责。
19. TCP SZN请求不属于常见的端口扫描技术,TCP connect请求、IP分段请求和FTP反射请求则是端口扫描的手段。
20. 基于主机的扫描器运行在目标主机上,用于检测主机自身的安全漏洞。
21. 特洛伊木马通常是C/S结构,客户端部分隐藏在用户计算机中,服务器端部分可能在远程控制端。
22. 缓冲区溢出攻击利用程序中的堆栈溢出漏洞来执行恶意代码。
23. 堆栈是一个后进先出的数据结构,常用于存储函数调用时的上下文信息。
24. DOS攻击(Denial of Service)旨在阻止目标主机提供正常服务。
25. 建立TCP连接需要三次握手,确保双方都准备好通信。
26. 对付网络监听,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加密技术,如SSL/TLS,来保护通信内容。
27. TCP序列号欺骗涉及TCP的三次握手过程,通过操纵序列号来发起攻击。
以上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中关于网络安全、加密算法、身份验证、数字签名以及网络协议等多个知识点,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