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用户的核心业务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信
息系统中的关键业务数据已经成为用户最为重要的资产。据统计数字表明,美国在 2000 年以
前的 10 年间,发生过灾难的公司中,有 55%当时倒闭,剩下的 45%中,因为数据丢失,有 29%
也在两年之内倒闭,生存下来的仅占 16%。因此对大型关键企业的业务应用系统的连续性运
行是企业的关键,是企业的命脉。此次,“5.12 汶川大地震”对当地信息化建设的灾难性摧毁,
也向我们敲醒了警钟,在信息化社会中,对数据安全的保护刻不容缓。
要保证数据的安全和高可靠性,就需要建设一个对各种情况都可以抵御或者化解的本
地和异地的容灾系统。容灾系统的核心就在于将灾难化解,一是保证企业数据的安全,二是
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数据的安全需要保证用户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一致性.数据安全是
容灾系统的基础,也是容灾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保障;业务连续性是容灾系统的建设目标,
它必须建立在可靠的数据备份的基础上,通过应用系统、网络系统等各种资源之间的良好协
调来实现.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成熟的容灾技术可以选择,这些容灾技术最主要的技术差异在于数据复
制的发起平台和接受平台.根据这些平台的不同,可以分为:基于主机的复制技术、基于磁盘阵
列的复制技术、基于智能 SAN 虚拟存储设备复制技术和基于虚拟带库系统的复制技术。
一、基于主机复制技术
基于主机复制技术,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安装在服务器的数据复制软件,或是应用程序提
供的数据复制、灾难恢复工具(如数据库的相关工具),利用TCP/IP网络连接远端的容
备服务器,实现异地数据复制。所需的成本较低,用户不需更换太多现有的系统架构,也不用
担心后端存储系统的兼容性问题,只需支付软件的授权费和灾备端的硬件设备费用即可.如果
是在服务器数量较多的环境下,管理上的复杂程度就会增加,整体的投入成本也会增加.它
的另一个缺点是软件安装在应用程序主机上,运行时会消耗主机的运行资源,如果硬件的等
级不高,就可能给应用程序带来影响。
--
评论0
最新资源